大家發現了嗎?最近小區樓下、公園里、廣場上,多了不少練跳繩的娃?

不用問,很多都是快上小學的娃,在沖刺小學體能測試的必考項目——一分鐘跳繩。
咱們公司不少媽媽最近也在帶娃練,但這一練,還有點焦心:怎麼看別人家娃跳起來這麼輕松,自己娃學起來這麼困難,身體好像不聽使喚……
要麼手腳不協調,各跳各的:

要麼雖然能跳過去,但這費力的樣子,看著有點愁人:

還總能越跳越遠,越跳越遠……這考的不是立定跳遠好嗎
?

無奈之下,還有不少家長寄希望于跳繩班:

其實啊~雖然跳繩開頭有點難度,但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糕爸專門請教了專業教練,從工具選擇、提速技巧上來給大家支招!只要掌握了技巧,孩子的能力一個暑假就能肉眼可見地提升。
趕緊一起看看吧!

首先,咱們了解下一年級孩子體測項目的評分標準,心里也好有個目標。
我們找到了杭州部分學校的標準:計時 1 分鐘內,一年級男生跳 109 個為滿分,一年級女生跳 117 個為滿分。

此外,根據《中小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最新規定,跳繩還有 20 分的附加分!在 100 分基礎上每多跳 2 個,額外加 1 分,直至 20 分加滿。

有了目標,趁手的工具也得準備上。
有時候,孩子跳繩時容易絆繩,真不都是娃的問題,繩子的影響也蠻大的。



竹節繩比塑料繩更有重量感一些,甩起來不容易打結,而且竹節是可拆卸的,可以調節長度,適應孩子的身高,非常推薦給初學者。


如果娃有一定基礎了,就可以換這種沙式跳繩。
它的特點是分段的,通常分兩段或者三段,兩端粗、中間細。
這樣可以減少阻力,甩起來的速度比較快。



鋼絲繩的內芯是鋼絲,特點是細、速度快,是跳得最快的一種繩子。
如果孩子已經跳得比較順溜了,想提升速度,可以選擇用這種繩子訓練。

裝備選好了,接下來就到了「實戰」環節。很多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娃完全零基礎,繩子都甩不起來,該從何開始?
我們的建議是:先會搖,再學跳。
我們可以把繩子中間折起來,從甩繩和模擬跳開始,讓孩子知道跳繩是怎麼搖的,熟練了之后再跟著跳。找到節奏感之后,再慢慢提升速度。



另外,想要后期跳得快,掌握正確的姿勢也很重要。姿勢不對,不僅跳起來費勁、很難提升,還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起跳前的姿勢準備,要點給大家總結好了,大家可以對照看看,娃跳的時候是否符合:

跳的時候,要注意前腳掌著地,上身保持穩定,手臂微收。
我們公司同事和糕爸分別演示了錯誤姿勢和正確姿勢,給大家看看對比:

很多娃學跳繩的時候,手臂、腳部動作也會出現類似的錯誤,速度就很難提升。給大家推薦這兩種矯正姿勢的技巧:


可以在腋下夾上毛巾,在跳的過程中盡量別讓毛巾掉下來。這樣就只能用小臂和手腕進行發力,姿勢就慢慢糾正過來了。

如果孩子一開始沒辦法完成這個動作,我們也可以用彈力帶圍住他的大臂,等適應了之后,再用毛巾訓練。



這種情況,可以嘗試在兩膝之間夾個枕頭,并且跳動時不讓它掉下來——為了固定住這個枕頭,雙腳就不能亂動了,從而做到自然并攏。

還要注意,落地的時候膝蓋要
微微彎曲,肚子不要向前擠,收住核心。

等姿勢練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枕頭拿掉,就能正常地跳了。
PS:練習的時候也要注意強度哦!跳一會休息一會,每次不超過20分鐘~
而且之前美國還有個斯坦福成就測驗,發現體能好的學生,數學勝過全體的 67%,英文勝過全體的 45%。也就是說,體能好的孩子真的可能更聰明!
大家趕緊行動起來,在這個暑假里陪孩子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