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君臣之際,功名之間,因為「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歷史魔咒。一眾名將,立功當世,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克令終。所謂「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以下所列各省第一悲情名將,其結局令人唏噓,正是「詩書所嘆,略同一揆。」

周亞夫
周亞夫是江蘇沛縣人。絳侯周勃次子。襲爵條侯,治軍嚴整。用兵持重。吳楚七國之亂時,以太尉率軍戡亂,折吳楚之鋒銳,不數月平定七國之亂。入朝拜為丞相,在朝秉剛氣、持正論,矜功傲上,加以梁孝王誣陷,受到漢景帝猜忌,最終罷免丞相之職。
前143年,周亞夫之子私買工官尚方甲盾,備作其父葬器,被人告發,周亞夫被召詣廷尉,寧折不辱,絕食五天,吐血而死。
藍玉是安徽定遠人,開平王常遇春妻弟。長身赫面,「饒勇略,有大將之才」,平云南、征漠北,教總大軍,所向皆捷。捕魚兒海一役,名震天下,拜大將軍,封涼國公。然居功驕騫自恣,為明太祖猜忌。
1393年,藍玉被人告發,以謀反罪被剝皮實草,抄家并夷三族,株連公侯、文武大臣、將佐一萬五千人,史稱「藍玉案」。

劉綎
劉綎是江西新建人,大都督劉顯之子。武狀元及第,使一口鑌鐵刀,重一百二十多斤,馬上輪轉如飛,世稱「劉大刀」,號「晚明第一猛將」。一生戎馬,轉戰四方,于諸將中最為驍勇。征緬甸、戰朝鮮,平播夷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
1619年,劉綎參加薩爾滸之戰,老將遲暮,陷入重圍,臨陣捐軀,以身殉國,時年62歲。劉綎勇略冠諸將,功勞最多,死事最烈,朝廷追贈為少保。

沈慶之
沈慶之是浙江德清人,起家中兵參軍。以武毅之資,驅馳戎旅,所在見推。其「戡難定功,可謂宋之方、召。歷仕五帝,官至侍中、太尉、車騎大將軍,封始興郡公,可說官成名立。
665年,沈慶之屢次進諫,觸怒宋廢帝,坐罪賜死,時年80歲,謚號忠武。宋明帝即位后,追贈司空,改謚為襄。

袁崇煥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進士及第。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以邊才自許。督師薊遼,前后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率軍在北京城下擊退皇太極大軍。然而內毀于閹黨。外罹于反間。1630年,崇禎帝以謀反罪將袁崇煥凌遲處死,時年47歲。一代名將。「力捍危疆,而身死門滅。」
陳玉成是廣西藤縣人,年十四參加太平軍。有膽識,「鷙勇栗銳」,在二克武昌之役中一戰成名。轉戰三江兩湖,前后參加浦口、三河、丹陽之戰及兩破江北、江南大營之役,解天京之圍,以其卓著戰功,受封英王,與忠王李秀成并稱太平天國后期軍事砥柱。
1860年,陳玉成奉命攻湖北以救安慶,後來安慶失守,退守廬州,廬州又失守,陳玉成北上壽州與苗沛霖會合,被苗沛霖擒獲,移交清軍。
1862在押往京師時,清廷下令就地正法,陳玉成遂在河南延津被凌遲處死,時年26歲。

張嶷
張嶷是四川南部縣人,識斷明果,從庲降都督馬忠征討南中,以功拜撫戎將軍,領越嶲太守,封關內侯。在郡15年,一境安泰。奉召回成都,拜蕩寇將軍。
254年,張嶷抱病從大將軍姜維北伐,在狄道與魏將徐質交鋒,臨陣戰死。南中夷民聞其死訊,無不悲泣。為其立廟,四時祭祀。

李庭芝
李庭芝是湖北隨州人,投身孟珙麾下效力,累遷兩淮制置司事,駐揚州。嘗以景湖制置使督師援襄陽,由于范文點牽制,襄陽失守,以此被貶官。元軍圍攻揚州,起為兩淮制置使,于時宋軍大潰于蕪湖,沿江諸城不戰而降。李庭芝獨守揚州,屢殺招降使者,宋朝謝太后投降元朝后,敕令李庭芝降元,李庭芝嚴辭拒絕。
1276年,揚州糧盡勢窮,李庭芝與姜才率七干人轉戰泰州,城陷時為元軍俘獲,被殺于揚州,死于國難,時年58歲。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