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奧可白 編輯:李津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2023年6月18日清晨,台灣知名歌手萬沙浪因病去世,享年74歲。

萬沙浪原名王忠義,是一名台灣卑南族歌手,也是以原住民身份出專輯的第一人,被譽為「山地歌王」。
他以一首《風從那里來》一炮而紅,1988年受邀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不僅唱火了《娜魯灣情歌》,與韋唯合唱的《相聚在龍年》更是唱出了海峽兩岸人民盼望相聚的心聲。
在上世紀80年代,萬沙浪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風頭一度蓋過了天王劉德華,連鄧麗君也在翻唱他的歌曲。

就是這樣一位歌王,晚年生活卻十分凄涼,不僅事業跌落谷底、家庭分崩離析,在他受傷患病后,親人更是紛紛遠離。
窮困潦倒之時,他只能靠著每月不足1000元的補助金度日,甚至因付不起房租試圖自盡。
還好,曾經的戀人郭淑芬不離不棄,照顧萬沙浪20多年,陪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
23歲成名,39歲紅遍海峽兩岸,48歲因墜樓摔成「智障」,最后在病痛和貧窮反復折磨下離世,萬沙浪的一生,傳奇又曲折。
那麼,在萬沙浪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一代歌王為何會淪落至此?
01
天生歌王,半生輝煌
1949年,萬沙浪出生于台灣卑南族的一個普通人家,也正是在這年,新中國成立了。父母為他取名為「忠義」,希望他長大后做個忠貞義烈、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卑南族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族人擅長唱歌和跳舞,無論是勞作還是祭祀,都喜歡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從小在藝術氛圍的熏陶下長大,加上姐姐王幸玲是一個歌星,萬沙浪也開始展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
他天生一副渾厚嘹亮的好嗓子,學習樂理唱法也是一點就通,年紀輕輕就拿到了不少歌唱大賽的獎項。

萬沙浪中學的音樂老師曾對他的父母說:「這小孩是個難得的音樂奇才,以后一定要讓他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高中畢業后,為減輕家里負擔,萬沙浪入伍,憑著獨特的聲音以及扎實的音樂基礎,他當上了部隊文工團的主唱。
都說明珠是不會被埋沒的,退伍后的萬沙浪經人引薦,加入台北的一家藝術團,組建了自己的樂隊。
1972年,他為電影《風從那里來》演唱了同名主題曲。
隨著電影熱映,萬沙浪的名字火遍台灣的大街小巷。這一年,他只有23歲。

盡管先后有鄧麗君、莫文蔚等明星唱過這首歌,但大家公認,還是萬沙浪的版本最為經典。
後來,他接連推出《愛你一萬年》《娜魯灣情歌》等暢銷曲,緊接著又得到了瓊瑤的垂青,演唱了不少電視劇主題曲。
那些年,萬沙浪以一身原住民服飾形象活躍在歌壇,成了紅極一時的「山地歌王」。

只是當時信息不發達,萬沙浪的名字在大陸并不被人熟知。
直到1987年,央視春晚導演鄧在軍在籌備節目時,偶然間聽到了萬沙浪的歌,一下就被打動,隨即親自聯系萬沙浪,力邀他參加春晚。
一直以來,歌手能夠登上春晚是莫大的榮耀。但當時兩岸關系尚不明朗,台灣歌手到大陸參加節目,一不小心就可能斷送歌唱事業。
在父母的教育之下,萬沙浪一直懷抱著一顆愛國之心,對祖國有著強烈的熱愛與自豪。因此在接到邀請時,他幾乎沒有任何遲疑就答應了。
從台灣到大陸參加春晚的手續繁雜,等萬沙浪到北京時已是臘月二十八,錯過了台里的彩排。
而他除了演唱代表作《娜魯灣情歌》,還要和韋唯合唱新歌《相聚在龍年》,任務艱巨。好在萬沙浪唱功過硬、舞台經驗豐富,經過幾次練習,就直接登台獻唱了。

1988年的春節晚會有許多精彩節目,包括毛阿敏的《思念》、牛群和李立山的相聲《巧立名目》以及《西游記》劇組表演等等。
沒想到,晚會的[高·潮]會在初來乍到的萬沙浪身上。
「你在大海的這邊,我在大海的那邊……」一曲《相聚在龍年》終了,他抑制不住流下熱淚,走入觀眾席和大家握手相擁。

現場觀眾被這一幕深深打動,連台下的工作人員也淚流滿面。
春晚播出后,萬沙浪徹底火了,幾乎所有的唱片店都在不間斷播放《娜魯灣情歌》,他更是與費翔、張明敏等人齊名,成了當時最受歡迎的港台歌星之一。

就在萬沙浪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一系列變故接踵而至,他的人生從此天翻地覆。
02
妻離子散,跌落谷底
很快,當時台灣的一些反動勢力發現萬沙浪參加了央視春晚,還演唱了一首關于兩岸關系的歌曲,立刻聯合起來封殺他,并禁止他入台。
那段時間,萬沙浪留在大陸發展,賺的錢大部分寄回了家里,好讓妻子照顧孩子和父母。

萬沙浪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妻子是圈外人。兩人婚后生下4個可愛的孩子,生活過得很安定。可他來大陸發展后,兩人無法見面,家庭矛盾不斷,妻子提出了失婚。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邊是家庭破碎,另一邊生活也遭受重創。
萬沙浪成名以來演出不斷、收入可觀,原不用為錢發愁。只是他為人重情又豪爽,不僅要照顧父母,還承擔了家里兄弟姐妹的花銷,朋友開口借錢也是來者不拒。所以,錢來得快,去得更快。
為了多賺錢,他投資了不少項目,可偏偏沒有做生意的眼光,一來一往,賠得血本無歸。

等到1995年,萬沙浪再回到台灣時,一切都變了。
前妻以照顧孩子留學為由,帶著所有財產去了美國,和他斷了聯系。而娛樂圈新人輩出,加上人氣不復當年,此時的歌壇早已沒了萬沙浪的位置。
錢沒了,家也散了。雙重打擊下,萬沙浪的狀態一日不如一日,整日與酒做伴。
1997年,萬沙浪和朋友聚會之后,喝得醉醺醺回家,竟一腳踏空從樓梯上滾落,好在鄰居聽到動靜,緊急把他送到了醫院。
當時醫療水平有限,萬沙浪經歷了3場大手術,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喪失了部分記憶,智力也退化到七八歲孩童的水平。

從此,他不僅演藝事業中斷,連生活起居都難以維持。家里瓦斯爐要用瓦斯槍點火,他不懂,拿著筷子點了半天;洗澡時,也搞不清要先沖水,還是先抹肥皂。
一代歌王竟淪落至「智障」,讓人唏噓不已。更讓人心寒的是,在他最需要關心的時候,他曾經全力照顧的家人、慷慨解囊的朋友,竟紛紛遠離。
萬沙浪在美國的4個子女得知他患病后不管不問,連一個電話也沒打過。他名下的房屋和土地被兄弟姐妹們瓜分,歌曲的著作權也被不懷好意的人占有。
生活的苦難、身體的病痛、家人的拋棄,種種委屈糾結在一起,逼得萬沙浪痛不欲生,幾近崩潰。

走投無路之時,一個女人出現在萬沙浪身邊,給他帶來了生的希望,她的名字叫郭淑芬。
03
晚年凄慘,幸遇真愛
郭淑芬是香港人,1977年在一家酒吧認識萬沙浪。那時,她還不知道他是當紅歌手,被他的重情重義打動。兩人從朋友發展成戀人,卻因種種原因遺憾分手。
相識多年,萬沙浪經歷星海沉浮、人生起落,郭淑芬不曾打擾,一直在旁默默關注。
直到聽聞昔日戀人身患重病卻無人照顧,她堅定地站了出來。

為了給萬沙浪治病,郭淑芬帶著他走遍香港、內地,甚至跑到新加坡遍尋名醫。幾年內,她賣掉香港、廣東和深圳3處房產,珠寶首飾也全部變賣。
旁人笑她傻,又不是夫妻,何至于犧牲至此。郭淑芬笑笑說:「只要他平安,我別無他求。」
可惜,經過幾年治療,萬沙浪的病情并沒有好轉。而為了照顧他,郭淑芬也沒法出門工作,兩人徹底沒了收入。
兩人只能靠著每月4000元台幣(約合人民幣900元)的殘障補助和友人資助度日,這些錢支撐生活都捉襟見肘,更何況還要付醫療費、康健費。

病中的萬沙浪時而清醒時而糊涂,但他似乎知道自己是個累贅,有一天突然一臉嚴肅地對郭淑芬說:「我不想再連累你了!」
「你在說什麼胡話,要死一起死!」郭淑芬一句氣話,沒想到萬沙浪當真了。
當時,萬沙浪和郭淑芬蝸居在一套20平方公尺的小房子里,因為實在付不起房租,想申請低收入戶補助來維持生活。
但由于萬沙浪的4個子女在美國生活,按照條款規定必須將子女的財產并入計算,結果他的申請慘遭駁回。
這次失敗,成了壓垮萬沙浪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4年10月的一天,萬沙浪拿出準備好的安眠藥,計劃和郭淑芬一同赴死。他一口氣吞下80顆安眠藥,很快陷入昏迷。
此時的郭淑芬也吞了20多片藥,恍惚之中,她仿佛看到了萬沙浪病愈后兩人幸福生活的場景。
就是這個畫面,讓郭淑芬找回一絲清醒,她掙扎著打了急救電話,救回兩人的性命。
萬沙浪的凄涼處境引發了社會巨大關注,無數媒體蜂擁而至,台灣演藝協會也伸出援手。
從鬼門關走了一圈,歷經磨難的萬沙浪終于放下了內心的執念,也明白了和心愛之人廝守的可貴。

在郭淑芬的悉心照料下,他的身體狀況漸漸好轉,雖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在台上唱歌跳舞,但偶爾能為親朋好友唱上幾首,已經很滿足。
在一次參加公益活動時,談及愛人郭淑芬,他吃力地連說兩聲「謝謝」,淚灑當場。
只是,殘酷的命運并沒有輕易放過他。
2015年,萬沙浪在一個月內兩度中風,只能依賴鼻胃管進食。2020年,他再次因腎癌復發及中風,兩度進出加護病房。2022年,已無法說話的他,又被確診新冠肺炎。

直到2023年離世,在萬沙浪患病的20多年里,郭淑芬始終陪伴照顧,毫無怨言。

都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而郭淑芬沒有一紙婚書,依舊默默付出,這不求回報的感情世間少有。
原來,真正的愛情,從來都不是甜言蜜語山盟海誓,而是福禍相依不離不棄。
04
人生匆匆,幸而有愛人陪伴余生
萬沙浪這一生經歷過太多故事,曾經風光無限的歌手,巔峰時大方幫助親友,老來時又病又貧,卻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真是讓人感慨。
他這一生輝煌過,也破敗過,幸而到了晚年,身邊始終有一個體己的愛人陪著,算是這不幸日子里的難得幸運。

只是人生匆匆、歌王已逝,《風從那里來》的溫柔、《愛你一萬年》的豪氣,只能從飄渺的歌聲中去追憶。
萬沙浪一路走好,愿你在天堂里繼續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