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金山營網絡直播課《如何制作彩條燈》。上海市僑聯供圖
中新網上海8月13日電(記者 范宇斌)「這十天時間真的太快了,每次在課堂上聽故事,我都感覺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只小鳥飛到了中國,聽到了好多有趣的故事,仿佛自己親身經歷了那些奇妙的事情。」來自西班牙馬拉加中文學校的營員張疊果12日在網上夏令營閉營儀式上如是吐露心聲。
當日,由中國僑聯主辦,上海市僑聯承辦,上海市徐匯區僑聯、金山區僑聯協辦的2023年「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上海營落下帷幕,來自日本、韓國、南非、西班牙、荷蘭、美國等10家海外參營機構和500余名海外華裔少年參與了閉營式。
本次網上夏令營采用「直播+錄播+互動」的形式,圍繞文字學習、語言交流、文化分享、互動體驗等主題,向營員們講授名著、名人、成語、寓言等中華經典文化以及上海美術電影作品、海派連環畫、上海非遺等獨具地方特色的網絡課程。
營員們以繪畫、書法、武術、音樂等各種方式積極完成課堂作業,展現出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在網上夏令營上海徐匯營,營員們在授課老師的帶領下,聆聽徐光啟的傳奇故事、學唱經典古詩、演奏《義勇軍進行曲》、了解美術片中的民族傳說。營員們還在象形文字的演變中,在中國畫的筆墨中,在一人一樂器的大千世界中,從文字、繪畫、音樂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在網上夏令營上海金山營,授課老師帶領營員們一起觀看了上海楓涇古鎮的非遺美食——楓涇丁蹄的制作工藝流程,了解上海黃酒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此外,營員們還跟隨指導老師的講解,動手制作了彩條燈,展現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本次網上夏令營的海外參營機構——荷蘭楊絲琪音樂劇學校校長楊絲琪表示:「雖然荷蘭的孩子們都沒有做暑假作業的習慣,但大家在家長和老師們的鼓勵下,堅持每天‘云端’打卡、課堂上積極互動,這些都體現了海外華裔少年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對祖(籍)國的眷戀。
網上夏令營結束了,孩子們都有些依依不舍。」
「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營員家長代表張勝談及,上海市僑聯制作的課件《美術片里的民族傳說》和《小人書里的大世界》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些經典動畫片、連環畫是幾代中國人美好的童年回憶。
閉營式上,營員們紛紛用視訊展示了這十天的收獲,分享自己學習中文、使用中文的成果。有營員表示:「通過這次網上夏令營,不僅學到很多有趣的故事,還提升了中文表達水平,這些故事和友情將一直陪伴著自己。期待明年有機會來到上海。」(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