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泡酒似乎是一種民間風尚,過去醫療條件匱乏,人們一旦有個發燒、頭痛、體疼的,要不全憑自身意志扛過去,要不就是用偏方治療。
在此基礎上,一些人深信「以毒攻毒」的機理,于是用毒蛇泡出來的藥酒就成為人們觸手可及的「神藥」。
蛇酒在民間的名聲很大,尤其是用毒性越強的毒蛇泡的藥酒,功效就越強。據說,經過民間土法炮制過的毒蛇藥酒對于跌打損傷以及延年益壽有奇效。傷筋動骨一百天,在勞動人民最畏懼的骨傷面前,蛇藥卻能起到非常好的治療和愈合作用。這讓毒蛇藥酒的群眾基礎更扎實了。
早年,廣西憑祥南山大隊大莊生產隊的一名男子,在山道中遇到一條銀環蛇。早就聽說用毒蛇泡成的藥酒有奇效的他當場欣喜若狂,趁著銀環蛇陷入半冬眠狀態,男子興高采烈地將銀環蛇捕捉回家。
這名男子光顧著開心了,卻忘記蛇的毒性,以及自己根本就沒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將毒蛇炮制成藥酒。說時遲那時快,就在該男子將銀環蛇的頭擠入白酒中的時候。銀環蛇應激性地反咬上該男子的虎口,鮮血頓時汩汩冒出創口。
該男子只是吃痛地喊了一聲,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離死神的距離不遠了。
鄰居聞訊趕來,詢問該男子的傷勢。此時的男子已經逐漸出現了視線模糊、嗜睡的癥狀。為了不耽誤救治的時間,大伙兒幫該男子緊急包扎之后,送往醫院。
由于山路險阻,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之后,該男子才被送到醫院。沒曾想,該男子早就在途中失去了呼吸,而他被毒蛇咬過的創口,在日光下愈發青紫。
在「死亡警告」面前,仍舊有許多人心存僥幸,說什麼也要大展身手制作上一罐用毒蛇制成的藥酒。2001年,廣西一老漢在農耕的時候,偶然發現一條滋滋吐著蛇信子的眼鏡蛇。從小吃著各種山間野味長大的他,大著膽子捉來了眼鏡蛇。
并滿懷信心地制作了藥酒,制作過程異常順利。老漢美滋滋地看著透明藥酒罐中眼鏡王蛇扭曲的身體,情不自禁地吞了吞口水,可是為了藥效更好地發揮,他起碼要等上1年的時間。
1年過后,當老漢興奮地打開密封已久的蛇酒時,卻被眼鏡王蛇冷不丁地咬了一口。老漢當場頭腦發昏,倒在地上痛苦掙扎起來。最后結果無二,都因毒蛇的「致命一咬」失去了性命。被吹噓為「酒中珍品」的毒蛇藥酒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索命酒」。
雖然從歷史來看,人們往蛇類身上賦予多種傳說,有人說它們是守山神靈,也有人說它們是睚眥必報的惡靈。也許是眾多帶有神秘色彩傳說的加成,使人們從骨子里認為毒蛇身上具有某種神秘力量。
誠然,現代人對蛇的熱捧現象也不在少數。廣州地區歷來有用蛇宴客的習俗,鼎盛時期,街頭小巷都是野生蛇類的特色餐館。蛇血、蛇骨、蛇肉、蛇皮都有諸多用處,以蛇補身的飲食理念,是近代蛇文化的一環。
就現代科學發展的程度而言,就連蛇毒都有不可替代的用處。研究人員通過蛇毒機理,研發出多種解毒素,造詣人類。因此,民間信奉蛇毒藥酒能夠補身體、治療跌打損傷、延年益壽似乎也說得過去。
但是蛇類的營養再高,也只是野外一種生存能力較強的動物而已。未經檢疫、檢驗過的「土法」毒蛇泡酒,要說其有什麼奇效,還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還需要后人檢驗。
那麼蛇類的生存能力究竟有多強呢?跟人類不同,蛇類屬于變溫動物,不需要通過食物來補充能量。因此,它們能夠仍受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饑餓,擁有難以想象的耐性。即使是進入冬眠期的蛇類,仍舊具有自我保護機制,
除了前文所述的兩起毒蛇「致死案」,各地仍舊存在著此類「刀口舔血」的現象。比如,2009年,湖北張先生用赤鏈蛇炮制藥酒,時隔50天后再次打開酒罐仍舊被赤鏈蛇反咬一口。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幸好張先生所購買的赤鏈蛇毒性不大,又經過及時就醫之后,身體恢復了健康。那麼問題來了,被烈酒泡過的毒蛇為何還能咬人呢?難道毒蛇真的具有某種神秘力量嗎?
其實,這主要是制作藥酒過程的不規范操作導致的。在本文所述的例子中,主人公對于毒蛇這種危害性極大的野生蛇類認知不清。心存僥幸的想法使他們在面對狡猾毒蛇的時候太過大意,才為被咬埋下了安全隱患。
并且,無論是土法還是市面上的標準,想要制作出正宗的藥酒,都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巧,來幫助操作。
比如藥酒材料的配比、對野生毒蛇進行規范化消毒、檢查藥酒瓶子的密封性、觀察蛇體是否完全失去活性等。
如果所使用的酒不夠濃烈,也是不能夠將一條粗壯的毒蛇「泡死」,泡出藥效的。并且,如果藥罐注入白酒之后,仍舊保留著一段空間,那麼毒蛇為了求生,也是會拼命將頭仰起保命的。
跟人類不同的是,野生毒蛇生存在危機四伏的野外環境中,保不齊哪時被天敵盯上,失去性命。因此,蛇類具有人類難以想象的警惕心以及狡猾程度。
就算是在野外,為了覓食,野生毒蛇都能夠蟄伏許久。
即使被人類捉到封閉的藥罐中,只要有一線生機,蛇類都會隱忍蟄伏,等待逃生的時機。并且,由于人們在毒蛇泡酒操作過程中疏忽大意的原因,沒有完全讓烈酒充斥整個藥酒瓶,封閉過程中沒有完全阻隔空氣,為毒蛇的僥幸生存預留了喘息的空間,才讓毒蛇的致命一擊埋下慘痛的伏筆。
毒蛇泡酒經過數個月甚至1年,毒蛇仍泡不死反咬人一口,多是操作上的疏忽,并不是毒蛇有什麼靈力。并且野生毒蛇具有致死性,在性命攸關面前,千萬不要「以身試蛇」,感謝您的閱讀。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