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往往有以下四種見識,你若是有一種,也可喜可賀,因為你的見識不僅代表著你見過多大的世面,也決定著你能走多遠。
一、閱世間之繁華
什麼是閱世間之繁華呢?
就是見識過這個世界,知道世界有多大,且看過很多地方,遇過很多的人,領略過這個世界的繁華……這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最基本的一種見識,但也並不容易實現,要不怎麼當年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會引發許多人共鳴呢?
但其實,培養這個見識,也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每年抽出點時間,花上一點錢,往遠處走走,去經歷,去閱歷,有心有力的話,相信每個人都能做到。
二、曆人世之滄桑
所謂「曆人世之滄桑」這種見識,就是說,不僅知道這個世界在繁華之外,還有很多的破敗,有窮的還為溫飽問題而擔心的窮人,也有叵測的人心、醜陋的人性弱點。
這種見識比起第一種要難多了,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第一種見識很多時候,都不需要你去經歷了,有一個手機,都能看到、知道,但這第二種見識,卻必須你親自去經歷,才會有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否則,就容易陷入「何不食肉糜」的認知誤區了。
如果說「閱世間之繁華」是見過大世面的一個門檻,那麼,曆人世之滄桑,就是見過大世面的標準要求了。
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心態和境界,但也是見過大世面後的一種見識,這種見識是閱世間之繁華後,不再輕易為繁華而動心。
曆人世之滄桑後,不再輕易為滄桑而心悲。
也就是說,越是加過大世面、越有見識的人,情緒越穩定,越是淡定從容,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不會有太過大喜大悲的表現,不會像普通人那樣一驚一乍;面對名利枷鎖和物質誘惑,面對人生失意和低谷,不管是最好的還是最壞的,都能做到寵辱不驚,坦然面對一切。
四、閱歷人生,亦閱讀群書
一群英國人在距離海岸線大概1000米的地方,發現了一頭死掉的鯨魚。消息傳開後,研究人員趕來調查鯨魚的死亡原因,結果發現,這頭鯨魚被巨大的海浪沖上岸以後,本來翻滾幾下,是可以回到大海裡的,但可悲的是,它弄錯了方向,結果越努力,離大海越遠。
有人說,「沒有見識的努力,都是瞎忙」,而見過大世面的人,正因為有見識,所以也總是能超正確的方向努力。見過大世面的人,閱歷人生,亦閱讀群書。
所以,你現在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條件去「行萬裡路」的話,那麼,讀書就是最適合你增長見識的事情,讀書,就可以讓你「開茅塞、除鄙見、長見識、廣世面」。
見過大世面,必有大見識!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往往就有以上四種見識,這其中的前三種需要你去閱歷去經歷,而最後一種只需要你多讀書,一個人能走多遠,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首先就是取決于他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