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豬肉,為啥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區別挺大,弄明白心里有底
大多數人都愛吃豬肉,但你會買豬肉嗎?
按照常理來說,豬肉的顏色都是一樣的,但市場的豬肉顏色卻很多,有粉紅色、鮮紅色、暗紅色,還有發白、發黑的豬肉,歸結起來有就深色肉、淺色肉2種。
深色豬肉和淺色豬肉有什麼區別呢?很多人還不知道吧,今天我就和大家說一說。村里的老張頭,買了50年的豬肉了,可以說對豬肉非常了解,向他請教后才知道,原來深色肉和淺色肉的區別那麼大,別再買錯了。
豬肉的顏色不同,主要是3個原因造成的,也直接影響了肉質,弄懂再買不吃虧。
1、豬肉的部位
豬身上的肉,不同的部位毛細血管的數量不一樣,毛細血管數量多的部位,比如前槽肉、梅花肉等,含有肌紅蛋白、血紅蛋白等,所以肉的顏色就比較深了,偏鮮紅或深紅一些。
而對于毛細血管少的部位,比如里脊肉、后腿肉,它們的顏色就偏淺色,是粉紅色的。
2、處理的方式
對于超市售賣的豬肉,屬于冷鮮肉,是豬肉宰殺后經過冷卻排酸,全程進行冷藏的豬肉,這種豬肉含有的血水較少,所以顏色就比較淺,一般都是粉紅色。
而菜市場買的豬肉,屬于熱鮮肉,是屠宰場殺豬后,直接拉到市場上來賣,沒進過排酸,所以顏色就較深。
3、和空氣接觸
空氣中有很多種氣體,包括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宰殺后的豬肉還是有一些活細胞的,氧氣和血紅蛋白結合變成鮮紅色,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結合變成櫻桃紅色,而二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結合生成暗紅色,導致豬肉的顏色有深有淺。
4、保存條件
如果是冷凍肉,流失了大量的水分,豬肉的顏色就會偏白,而冷藏肉保留了水分,顏色會深一些。如果常溫保存,風干后顏色也會變深。
知道了這4點,就知道怎麼去挑選肉了,平時最好買冷鮮肉,肉質比較軟嫩、新鮮,也不容易滋生細菌,好吃又營養。
對于新鮮肉,我們怎麼去挑選呢?老屠夫說只要記住4點就行了,就能輕松買到好豬肉!
【老屠夫教你挑豬肉】
1、看顏色
新鮮的豬肉,都是鮮紅色或粉紅色,顏色發黑或發白都不好。特別白的肉可能是水洗肉或冷凍肉,發黑的豬肉可能是變質肉、病死豬肉,或是老母豬肉。
2、看肉質
新鮮的豬肉水分充足,彈性非常好,用手按壓能明顯感覺到彈性。如果肉質特別干,說明冷凍或風干時間長,沒什麼水分。如果按壓后沒彈性,也是不新鮮的。
3、聞氣味
新鮮的豬肉,冷鮮肉沒什麼味道,熱鮮肉有淡淡的腥味。如果有酸味、臭味,說明豬肉已經變質了。要是刺激性氣味,可能是用化學藥水處理過的變質肉。
4、看是否干燥
新鮮的豬肉表面略微濕潤,整體是比較干燥的,如果不停地往外冒水,說明是注水肉,為了增加重量。如果表面比較粘手,說明豬肉已經滋生細菌了。
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