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價值得到認可,也不乏努力工作的人,可大多數人都在「瞎忙」,看似一天到晚事情不斷,但遇到機會總是輪不到自己。
于是開始抱怨,所謂的「不公平競爭」。雖說沒有絕對的公平,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涉及到那所謂的不公平,關鍵在于自己發力方式不對。
相信職場上的許多人,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時會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有時覺得是客觀因素導致,事實上,如果掌握了以下四個關鍵點,也能擺脫無效努力。
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別并不大,至少不像成就那樣天差地別。之所以有些人能夠游刃有余,有些人疲于奔波,關鍵不在于當下,而在于明天。正所謂「昨天的因,得到今天的果。
」每個人的大腦都在無時不刻的進行運動,偶爾會有新奇的想法,也許會因為看到、聽到而產生靈感,這時就要格外注意了。
一旦有了自己覺得不錯的想法,就立刻記錄下來,有空就把這些想法加以完善。或許不一定能用得上,寧可備著不用,就當是對自己思維、能力的磨練了,一旦用上了,那自己就會應對得更加從容了。
那些看似能力強的人,都在悄悄努力,把能想到的都付諸實踐。這世上沒有什麼速成,更沒有偶然,都是付出之后的獲得。
這就像汽車的備胎一樣,或許一直用不上,但一旦出現問題,一定會省去不少的麻煩。
前面說道「寧可備著不用,也不能用的時候沒有。」可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也會陷入一個怪圈之中。
職場上要的不是「你以為」,而是「領導以為」,學會換位思考。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坐什麼位置考慮什麼事,當你立場發生變化的時候,同樣的事情就會有不同的想法。
或許你站位不夠高,但可以從人性的角度去考慮,「趨利避害」、「趨易避難」是人們潛意識中的東西,如果能夠站在領導立場去考慮問題,那麼就會想領導之所想,應領導之所急,自然可以保持相同的節奏。
與領導節奏保持一致,會讓領導感覺到省心、順心、安心、放心、安心,受到重用也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人們經常會把事情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且緊急、既不重要也不緊急。「四象限法則」
雖說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由于人的「惰性」使然,也會把一些事情忽略掉。對于緊急的事情,無論重要與否,大多數人都不會忽略掉,對于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抽空就可以輕松完成,很少會產生大的影響。
最容易忽略的事情其實是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類事情需要占用大量的時間,也需要很大的精力去完成。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正因為不緊急,在忙碌之后已經十分疲憊了,所以這類事情就被拖延下來,最終導致成為問題。
最典型的就是學習這件事,每個人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但職場人又有多少人在堅持每天學習?當競爭壓力大,職位、崗位發生變化時,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當然還有許多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最終把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演變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人們總是會擔憂那些懸而未決的事情,這些事情在潛移默化中消耗著人們的精力。小時候老師總說「學的時候好好學習,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
雖說職場上情況多變,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事情接踵而至,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不少人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比如,剛接到A任務剛做到一半,領導又有急事B要辦,剛開始做事,同事C又請求幫忙,這時許多人就會陷入忙碌的狀態。
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很多人前面的事情還未做完,后面的事情就開始了后面的事情。在做后面的事情的時候還想著前面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拖延,焦慮情緒會逐漸增加。
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盡快將簡單容易的事情集中解決,投入大量的時間去做那些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這就像考試時前老師會對我們說:「遇到難題,不會做的題,先繞開做后面會的題」是一個道理。雖說現實情況要更加復雜,但這里強調的原則是減少那些懸而未決的事情,讓自己產生的焦慮,那些懸而未決的事情越少,在做事中才會盡量減少對精力的消耗,專注力可以更強,效率也會更高,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行走職場,每個想進步的人都在忙碌,但關鍵在于是有節奏地忙碌,還是「瞎忙」。對于那些看似每天都在忙碌,但效果極差的人,總是給人一種能力欠佳的感覺。對于那些忙碌,但卻應對從容的人,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你的忙碌在節奏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