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師父讓徒弟去小黑屋里找一個錘子。徒弟找了很久,然后對師父說:「師父,那個屋子里沒有錘子。」
師父點燃了一根蠟燭,錘子屋子中的一個角落,師父說:「你看不到,就真的不存在嗎?」
職場中有些事情,如果不說你永遠搞不清楚其中的道理。就像人們常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是一個道理。
從小我們接受的所有教育,90%都是在教你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執行者,很少有知識教你如何做一個牛掰決策者。
所有能學到的知識、技能,只是為了滿足你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執行者。所以,相對于大多數人來講,想要實現真正的階層躍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固化的階層,固化的思維,導致了許多看不見就認為不存在的情況。
對于底層往上走的話,能力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僅限于底層向上邁一步這個階段。越往上走,能力起到的作用越小。
可以說能力在職場中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可如果遇到「降維打擊」,能力強弱只是維持現狀的基礎值,不會讓你更低,卻也只能停留在原地。
皇帝權力夠大,地位足夠高,也需要聯姻來維持自己權力;豪門家族在普通人的眼里光鮮靚麗,但聯姻也是常態。
關鍵點在于利益共同體,不是個人有多優秀,而是在利益共同體中起到了紐帶的作用。能力在利益共同體面前,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
不否認確實有人憑借能力超群,確實憑借個體能力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可作為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并沒有天賦異稟,也沒有逆天的運氣。
所以,拼能力是普通人唯一路徑,但想更進一步,別再固執的以為能力是唯一的方式。
別說什麼任何崗位都有價值,哪怕是就保潔崗位,缺少了一樣會造成許多麻煩。不否認每個崗位都有其作用,但核心崗位的人就是容易被提拔,因為代表了現階段組織的核心價值。
創業初期,銷售就是核心崗位,因為只有拿到訂單才能賺到錢;到了成熟期,客戶穩定,供應穩定,那麼管理就成為了核心崗位,因為只要管理不亂套,就能按部就班的維持現狀。
別說什麼這樣沒有發展,事實上,穩定的品質,穩定的產量……所有「穩定」是增加客戶信任的路徑,品牌溢價也會產生。
核心偏移,但不代表其他方面沒有發展、投入,只是什麼崗位更容易讓每個體凸顯其價值。不否認后勤保障的作用,但什麼崗位更容易出成績,更容易展示自己的價值呢?
作為職場人,如果有選擇,盡量往核心部門走,因為那樣進步會更快。職場生涯短短幾十年,「黃金進步期」就那麼幾年,把握住就會有不一樣的職業生涯。
人性是「趨易避難」,總是選擇相對容易走的那條路,卻忽略世上有捷徑,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走通。
對于職場人來講「站隊」,只要做出理性的判斷,選邊站就好了。船員能力不如船長,但跟著船長卻可以走得更遠,經歷更多的美景,但如果跟著拉磨的驢,也不過就是圍著磨盤轉來轉去。
看似「站隊」是在選擇領導,實則是領導在選擇你。畢竟領導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你,也可以選擇別人,但重視程度卻完全不同。
沒有影響平衡的本事,「站隊」也不過就是「炮灰」而已,運氣好享受勝利果實,運氣差成為「炮灰」也不奇怪。
一將功成萬骨枯,任誰也不愿意成為枯骨,可犧牲的往往都是那些小角色,沒有點本事,想「站隊」要麼資格不夠,要麼成為「炮灰」。所以,增加自己的分量才是重中之重。
職場上沒有那麼多的是非、對錯,對于事情本身來講,有對錯,但如果摻雜了人的因素,就變得復雜了。
相同的事情,由于人的立場不同,對錯很難分辨。比如,裁員曾經為公司做出突出貢獻的元老,這件事到底是對還是錯?
從老員工的角度講,公司沒有人情味,人家曾經為公司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屬于典型的卸磨殺驢嘛,會寒了老員工的心。
從年輕的員工的角度來看,老員工除了經驗豐富,能力不如自己,創造的價值沒有自己,還總要倚老賣老,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好位置都被老員工占了,哪還有積極性工作?
從權力分配者的角度,既不能寒了老員工的心,又要給年輕人機會,那麼拿部分老員工開刀,殺雞儆猴,警醒老員工,也創造一些機會給年輕人。
事情本身沒對錯,只是立場不同的人賦予了它對錯而已。更何況在某些人為因素的影響下,事情可能會向另一方向發展。
人與人之間,人與單位之間,存在著價值交換,誰更有價值,誰就具有了優先享有權。
價值是屬于手中的籌碼,有價值才有交換的資格,具備資格不一定被需要。就像古董花瓶有價值,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愿意為其買單。
這時「價值鏈」中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價值是基礎,產生關聯性才更為重要。哪怕價值較小,但關聯性強,依然可以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就像做一道美食,食材價格十分昂貴,卻不能缺少了鹽,再貴的食材缺少了鹽,美味也不會是美味了。價值不一定很大,卻可以在「價值鏈」中起到作用,那麼你就是不可或缺的。
自身價值重要,但在職場中,自身價值是否在「價值鏈」中起到作用更為重要。否則也就不會有那麼多懷才不遇的人。
懷才與懷孕不同,懷孕時間長了瞞不住,懷才如果沒有關聯性,被埋沒實屬正常。
別說什麼「是金子就會發光」之類的話,金子沒有生命,可以一直等待下去,直到被發現,但對職場人來講,等被發現了早就錯過最佳時機,比如,年齡對于大多數職場人來講,就是晉升的最大障礙。
作為職場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一路高歌猛進,看清楚遠方之路,才能走好腳下的路。你看不到不等于所有人都看不到,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正所謂「認知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為。」認知在哪個層次,段位越高越不愿意說,就像教授不會去教小學生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