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工作單位以及親友圈是組成社會的不同圈子,圍繞著這些圈子與群體,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便會逐漸產生:
有的人樂意與人交往,于是在社會交往當中左右逢源,人際關係十分不錯。
還有的人八面玲瓏,十分擅長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縱橫捭闔」的關係處理,看似也十分威風。
當然,也有一些不擅長交際,或者是不願在這種事上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的人,似乎就有些像「孤家寡人」了。
那麼在社會生活當中,是否存在這樣一種「準則」,來指導個體進行人際關係的建構呢?
其實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社會當中都有這樣的「主流」思潮。
比如在現今社會當中,人們往往會將人脈也視為是一種社會資源,從而越擅長與人交際、越能夠拉攏各種關係的人似乎就成為了手握更多財富的人。
然而,這只是主流觀點,並不表明每一個個體都應該像這樣去做,這本身沒有對錯之分。相反。
心理學家還建議,個體在職場當中,最好扮演一種「邊緣人」的角色。
當然,這是建立在你完成自己工作並且具備實力的前提之下的。
在心理學界頗有建樹、作為拓撲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代表人物而蜚聲學界的著名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就在自己的理論當中對于群體之中的「中心」和「邊緣」成員進行了分析。
善于對社會群體進行心理學分析的勒溫獨具慧眼,他在群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s)理論的基礎上,注意到了一個群體當中常常會出現的向外分裂傾向以及向內凝聚的力量,這兩股力量分別來自于不同成員對于群體施加的力。
即在一個群體當中,兩股力量需勢均力敵才能夠維持一個群體的穩定,無論哪一方過于明顯,都會打亂原先的穩定狀態。
所以在職場當中,如果所有人都是那種表現得十分顯眼、讓周圍同事及上司都對自己十分注意的人,就自然會生出一種十分強大的、將群體成員「推向」中心的力量。那麼依照勒溫的理論,此時的群體會處于一種內外力量失衡的狀態,容易變得不平穩。
而如果職員們都是工作日常劃水、毫無上進心的話,那麼整個群體就又會變得鬆散,沒有凝聚力。
于是作為職場當中的一員,我們就應該去尋找一種相對能夠讓自己舒適、讓群體穩定的存在方式。
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個既能夠按時完成份內工作,又不喜歡當「出頭鳥」的有實力的「邊緣人」 。
儘管我們已經得出了以上結論,那就是以「邊緣人」為職場中的目標,但這不像是學生在學校當差生一般,只要自己的成績不好就可以,而是存在很大難度的。
首先,工作的背後是對于成年人而言不可或缺的資本需求,簡而言之便是需要依靠工作來養家糊口,給自己的生活提供保障。
假如在職場當中,你的表現過于消極,工作完成度不高、沒有上進心、甚至常常遲到早退,那麼在上司和領導的眼中,你這樣的員工根本不值得雇傭。相信這種狀態保持不了多久,你就會失去工作。
所以我們應該牢記,無論是「核心」還是「邊緣」,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要求、保持一定的積極態度以及遵守最基本的工時都是應該做到的,這些是屬于工作者的道德。
其次,所謂「邊緣人」,也不是什麼都不做。
不是要游離于同事及領導們的社交圈子之外,而是要學會在非工作時間去尋找一些本沒有人去做的事情。
對于許多初入職場的人而言,最熟悉的就是在工作之餘,做一些打掃辦公室衛生、為大家跑腿以及給集體做出貢獻的事務了。
在這樣的行為之中,你的與眾不同總會被人們所記住,從而在人們的心目當中留下十分不錯的印象。
儘管這些道理是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的,但是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卻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其中最為常見的情況就是,身為職場中的一員,將自己的本職工作置之度外,而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這些「端茶倒水、打掃衛生」的雜事之上,活生生成了一個保潔員,這就屬于是在主動「邊緣化」的過程當中誤入歧途,本末倒置 。
生活不同于影視作品,後者的主角總是那些光彩奪目,自帶「主角光環」 的人。
在生活當中,許多成功人士都並非是「風暴中心」的人物,相反是看透世事、主動「邊緣化」的那些人。
范蠡在助越王勾踐完成「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複國大業之後,並未貪圖名利,留戀官場,而是早早退隱,太湖泛舟,可謂是遠離朝政的「邊緣」。
北宋時政治家、文學家韓琦與王安石同朝為官,歷經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之後,看透政壇瑣事,遂辭官返鄉,告老還鄉,即便是之後宋神宗多次再讓其做官,韓琦也依舊未曾動搖,最終在家鄉與世長辭,也不可謂不是一種「邊緣化」。
所以對于身在職場,卻不知應該怎樣尋求自己位置的你,不妨也參照這些事例,在較高程度下完成自己份內工作的前提下,適當的將自己「邊緣化」一些。儘管遠離「中心」,風景卻依然獨好!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