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倪妮:對自己狠,是一個演員的基本素養
2023/09/01

采訪前,倪妮給了記者一個大大的擁抱。生活中的她,隨性、親切,不會去在意自己的妝有沒有花,更不會顧及某種公眾人物的形象,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做什麼。雖然她的臉上略帶宣傳期過度忙碌的疲態,但精神狀態極好,講起由她主演的電影《消失的她》,語氣里掩飾不住亢奮和積極,那股勁兒就像要從身體里沖出來似的。

上映近70天的電影《消失的她》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35億元,并于上周登錄視訊網站,而倪妮在片中的精彩表演,讓她又多了一個被觀眾記住的銀幕角色。這對如今35歲的倪妮來說極為重要。2019年,作為金雞獎頒獎嘉賓的她,曾在后台被媒體攔下想做采訪,她以「沒作品,沒底氣」婉拒了。現在的她,有了聊角色的底氣。

倪妮為自己設定的逐夢路很簡單——找到好角色,拼盡全力演好她。

這是當下最能讓倪妮入迷的事,也是她想抵達的境界。她坦承對表演有野心:「專注演戲,不工作的時候就在生活中充充電。對于表演我非常熱愛,因此很看重它、珍視它,所以我不想太隨便。」

太珍貴了

《消失的她》中的陳麥掌控了全局,思維縝密、理性果斷、有情有義。盡管沒有貫穿始終的篇幅,但依舊掩蓋不了她的光芒。

「她智慧,有正義感,有魅力,是個高智商的人……」倪妮連續拋出幾個短語,描述著她在電影《消失的她》里飾演的角色陳麥。

她聽過很多人分享感受,大家說「陳麥這個角色非你莫屬,你看起來是會干這些事情的人——保護閨蜜、尋求真相、設一個精巧的局,讓罪惡困在其中」。

除了劇情的爽感,更讓她興奮的是這個角色的難得,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是她渴望的,是市場稀缺的:「大銀幕上,像陳麥這樣的女性角色很少。

市場對女性角色有它的特殊需求,尤其商業大制作中,一般不太會以女性視角和主要載體講述故事,這是演員沒辦法控制的。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到《消失的她》的劇本時,很驚訝,它刻畫的女性角色很不一樣。相較于以往一些電影里輔助作用的女性角色,她掌控了全局,思維縝密、理性果斷、有情有義。盡管沒有貫穿始終的篇幅,但依舊掩蓋不了她的光芒。」

采訪中,她不止一次表達著,「陳麥這個角色太珍貴了!」

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類型片,觀眾看了開頭猜不到結尾,劇情、人物一直在變化,直到最后讓你恍然大悟。這讓倪妮認定,一定要將這次表演完成到極致:「雖然我們知道劇情如何發展,知道為什麼我會接近何非(《消失的她》男主角,朱一龍飾),但觀眾并不知道,所以在演的時候一定要克制。若表演過度,觀眾就會猜到其中的玄機。因此,這部戲需要演員從觀眾的視角切入角色。演的時候,我只有一個念頭——把當下做好,增強信服感,沉浸在角色里,甚至要被劇情騙過去。」

頭疼的角色

演好這個角色,需要她推翻過往的一些表演方式,抹平在表演觀念上的出入。這讓倪妮很不適應。

《消失的她》監制陳思誠記得,倪妮進組后開工的第一天,他就在片場看到了劇本中的金牌律師陳麥,「特別有魅力」是他對倪妮塑造這個角色的第一印象,倪妮也用自己的努力接近這個從未嘗試過的角色。

盡管片中的陳麥是位值得依靠的對象,她幫助何非一步步揭開真相。但在表演初期,陳麥卻成了一個讓倪妮頭疼的角色,演好這個角色,需要她推翻過往的一些表演方式,抹平在表演觀念上的出入:「可能這是我第一次演類型片,之前認為的好的表演方式就是自然呈現,但類型片的節奏、剪輯要求都需要表達得更多一點,剛開始我很不適應。類型片不可能給你一個長鏡頭,讓你從頭到尾展現細枝末節。它需要你在緊張的節奏中準確表達感受。」

好在,合作者是了解演員的陳思誠,導演崔睿、劉翔,以及同樣對表演有著敬畏心的朱一龍、文詠珊、杜江。拍攝到后期,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在狀態,每天就算收了工,也會「賴」在片場不走,跟眾人一起琢磨表演。

在和搭檔們的討論中,她也悟出了很多表演的真諦:「情緒爆發的戲,對演員的考驗極大,遠景、中景、全景、近景、各個角度,雖然觀眾能看到的戲就幾十秒,但我們各個機位反復地拍,差不多要演個十遍打底。也可能得益于之前演舞台劇的經驗,我很明確的是,演戲不要設定自己怎麼演,不需要預知,而是要在輕松的狀態下快速進入劇情。」她談到這次在劇組感受到的「表演理論」時異常興奮,「這是一種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我現在也沒法做到完美,很難全無雜念,但我知道這是一個好的方向。」

我愛「她們」

我在跟大家分享這些角色的時候就會激動、亢奮,并且會回到當時的記憶里。

「往好的方向努力」,是這些年倪妮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近三年,除了正在熱映的《消失的她》,她接連拍攝了《拆彈專家2》《1921》《漫長的告白》,雖然不如以往「高產」,但在表演上,她一刻也不愿停息。

每個角色,都有她的不易,只要一想到塑造的都是她珍視且有感情的角色,也就不覺得疲憊了。某種程度上,倪妮承認自己與角色是緊密相連的。過分的投入給她帶來的無疑是與角色的同理心、共鳴感,讓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角色的生命里,要突然從中抽離出來,絕對沒那麼容易:「我愛她們(指角色)。如果不提及角色的時候,不想到她的時候,還處于一種正常的狀態,一旦想起,或者我在跟大家分享這個角色的時候就會激動、亢奮,并且會回到當時的記憶里,這種狀態在我身上體現得極為明顯。」

倪妮承認自己是個「不太高產」的演員,她說這種變化和她如今的心態有關。

曾經,她不管喜不喜歡,盡力說服自己用數量錘煉表演,多接點、多拍點。但她漸漸發現,無盡的忙碌會把日子變得很煎熬,從那以后她告訴自己,表演不能貪多,過分的消耗會影響自己對作品的判斷以及創作的激情:「到了這個年齡會現實很多,打個比方,你會覺得沒有演員不想有好的表演、不想拿獎。你拍的東西就是奔這個去的,因為它是一種認可,所以不能漫無目的地接戲,要甄選清楚。

她坦承,那種頓悟的感覺還沒有找到:「哪有這麼容易,大概一輩子都頓悟不了(笑)。反而我現在的心態比較好,有好的就接。如果今年運氣好就多接點(戲),沒有也不強迫自己一定要不停地拍。現在真沒必要逼著自己干一些不那麼舒適的事情。總而言之,心態隨性。」

自由

她希望突破桎梏,讓自己找到演戲最原本的東西。用演技去承擔一個角色,而不是外形。

近些年,倪妮選的角色越來越「出于本心」。她自認為是一個能把一件事堅持很久的人,一旦決定要做,會不顧一切。曾經有人評價她,天生一張銀幕臉,出道即巔峰。12年前,電影《金陵十三釵》中搖曳著風情的玉墨,至今都是值得品味的經典角色。因為出挑的外貌,外界提及倪妮的大多評論都是,「美哭了」「太會穿衣服了」「為什麼會這麼好看」……這些標簽,不是沒給她帶來苦惱,甚至有很多角色找上她都是因為其出眾的外貌。

但她希望突破這種桎梏,真正讓自己找到演戲最原本的東西。于是,她接演了《天盛長歌》《宸汐緣》,打破銀幕與熒屏之間的壁壘;在賴聲川執導的話劇《幺幺洞捌》中尋求自我,頓悟表演;首次嘗試文藝片《漫長的告白》,以及類型片《消失的她》,在創作中體驗「自由」。她開始更多的用演技去承擔一個角色,而不是外形。

「現階段,你還有什麼未滿足的野心?」聽到這個問題,倪妮笑著挑挑眉毛:「當然有了,我還沒拿獎呢(大笑)。這幾年,我發現人真的要有一些興趣愛好,若是沒有興趣,或是不去尋找愛好,就容易‘這樣也行,那樣也行’,就這麼潦潦草草地應付人生,最終一定會有遺憾。可能有些時候你覺得‘都行’,但你真的沒有野心嗎?這種盼望感只有找到興趣和目標后才能體會。所以,我相信有目標,就可以給未來帶來能量,我不排斥這種心理,也學會接受,自洽了。」

對話

在人生目標上可不能那麼隨便

新京報:你覺得你可以讓「野心」與「目標」共存?

倪妮:是,我沒有覺得這種渴望帶給我的能量是不好的,有了目標,反而能刺激你更努力、更投入地去做更多的工作,用上進的態度去對待,對待那些曾經你覺得「隨便吧」「無所謂」的事情。事實上,我越來越認為人生在目標和夢想上不能那麼隨便。

新京報:《消失的她》是一次懸疑類型電影的新探索,拍攝中有沒有挖掘出自己都不相信的狀態?

倪妮:還好,都在我的預期內。如果這都想不到,那我對自己要求也太低了(笑)。懸疑電影不好演,并且一個優秀作品的呈現一定不是個人的功勞,演員要好,導演要有辨別能力,能在演員失控時把對方撈回來,后期、剪輯、配樂,要所有人把能力拼合在一起才能呈現出好作品。《消失的她》能成功就是因為團隊的合力,讓大家感受到了協作的力量。

新京報:所以拍得酣暢淋漓?

倪妮:對,在片場我也不會去想結果如何,只要導演喊「過」,就說明他認可。他認為這個表演創造出來了,是合適的,所以我不太會操心后期的事情。

新京報:陳麥身上具備的颯爽,似乎也長在你的骨子里?

倪妮:我本身是個重情義、重感情的人,影視作品有超現實的東西,片中她與李木子的閨蜜情也是我理想中的狀態,比如《流金歲月》里的朱鎖鎖(倪妮飾)和蔣南孫(劉詩詩飾),也是讓人羨慕的閨蜜情,這些都基于人的本能。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不管你多大,本能會存在。女生之間用真情換真情,是一種底色。

新京報:這些年,你出演的不少角色都比較「剛」,這些女性獨立且有自己的思想,做事灑脫決絕,如何看待自己和角色的關系?

倪妮:我沒有這樣總結過,不過這麼想起來還真是。我覺得不是編劇故意寫的,或是演員愿意、樂意去塑造的。更多的是因為這類女性角色是市場稀缺的,她們剛好都出現在我的生命里,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外形條件,個子高,加上聲線特別,不是甜妹類型(笑),找上我的這類角色會多一些,我也只能在有限的資源中做選擇。

新京報:你對工作的執著和認真,讓人猜想你是一位特別自律的演員,你對自己「狠」嗎?

倪妮:當我投入到一件事里時,是會對自己狠的。比如飾演的角色需要我干什麼,需要我怎麼努力,我一定逼自己做到。我一直認為對自己狠是演員的基本素養。但是在日常生活里,我其實沒辦法達到你們想象中的那種自律。我還是一個比較偷懶的人,在生活中能省電就省電,能偷懶就偷懶,這樣會為我節省一些需要消耗的電,以便我在工作中發揮到極致。我始終相信人的能量是平衡的,生活中慵懶一點,松弛一點,到了工作里,我會狠,會認真到極致。

B02-B03版采寫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責任編輯:

資深女星為兒子毅然失婚!獲上億贍養費「砸2千萬替工程師兒置產」 「堅持獨居台灣」兒子不婚也支持
2024/01/09
林心如6歲女兒小海豚罕見露面,真實面目曝光,網友紛紛驚呆:和林心如也太像了!
2024/01/09
曾一集掙60萬!71歲張菲「退休5年」生活曝光,只有3雙鞋 「在鄉下當指揮官」與徐乃麟交流「阿公經」
2024/01/09
與韓瑜交往4年!八點檔小生「遭男星介入分手」一度想要結束自己 如今重逢舊愛「卻宣告終生不婚」原因曝光
2024/01/09
退圈后,王祖賢在溫哥華生活16年,從來不工作,日常開銷的錢是從哪來的?
2024/01/06
陳松伶真實身材曝光,碎花長裙氣質凸顯,和小8歲丈夫同框甜蜜牽手,網友:像是兩代人
2024/01/06
「人間水蜜桃」李麗珍罕見現身,凍齡美貌超驚艷,脖子卻暴露真實年齡!自曝當年拍風月片內幕,竟是因為「玉女當久了」?
2024/01/06
傳說中的「黑道太子爺」!王思聰不敢碰、向華強惹不起的演員,他是誰?
2023/12/20
他不顧朋友嘲笑,傾家蕩產買下四合院,現如今無戲可拍卻成人生贏家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