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再抱怨工作時,就是你強大的開始。
01
杰克·韋爾奇曾被譽為世界最強CEO。
1961年,韋爾奇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工作一年了。
因為工作能力出色,對公司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得到了極高的年度評語。
這時候,公司給他漲了1000美元的薪水,韋爾奇欣喜萬分,以為這是公司肯定他的價值。
但未曾料到,辦公室中其他人的加薪幅度也跟他一樣。
韋爾奇對此頗為不滿,他認為,他付出得更多,理所應當拿到更多的報酬。
韋爾奇去找公司理論,得到的解釋是:這是預先確定好的工資浮動的標準。
這個答案并不能讓韋爾奇滿意,他覺得公司在員工薪水問題上應該區別對待。
為此,韋爾奇終日牢騷滿腹,一天比一天喪氣,甚至產生了辭職的念頭。
一天,部門負責人把韋爾奇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對他說:
「你來公司雖然只有一年時間,但我很欣賞你的才華與工作熱情。以后的路長著呢,整日抱怨,無心工作,只會浪費了公司這個大舞臺,難道你不希望有一天能站到這個大舞臺的中央嗎?」
這時,他才幡然醒悟,不再做無用的抱怨,而是持續發揮才干,展露鋒芒。
後來,他成為項目領導人,帶領團隊攻關克難,還毛遂自薦成為加工廠的負責人,引領了制造業的材料革命。
僅僅7年后,年僅33歲的他就成為通用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裁。
回顧職業生涯,韋爾奇把和上司的那次談話,稱之為改變命運的一次談話。
02
再說一個發生在身邊的事情。
她是朋友請的一位家政阿姨,我叫她陳阿姨。
陳阿姨之前遇到一位雇主,一家子都像火藥桶一樣,一點就爆炸。
有一次,陳阿姨要清洗地板,擔心水會濺濕鞋子,就先把鞋子擱在陽臺上了,忙著忙著,她就忘記復歸原位了。
雇主揪著這事狠狠地把她奚落了一番。
不僅如此,像墻壁上有水漬、垃圾桶沒倒干凈,他們都會暴跳如雷地指著陳阿姨的鼻子罵。
更過分的是,在工作半個月后,雇主以陳阿姨的工作讓他們不省心為由,規定她干完活得等檢查完才能走。
雇主會趴在地上找頭髮,盯著一些死角找灰塵,撥弄紗網,撬開油煙機,事無巨細地檢查每一個角落,挑各種毛病。
那段時間,陳阿姨逢人就大吐苦水,罵她的雇主喪心病狂。
但越這樣抱怨,日子越壓抑。
時間長了,陳阿姨覺得狀態不對,開始嘗試轉變念頭:
「雖然這種苛刻的雇主讓人討厭,但按這種要求逼自己,未必是壞事。」
于是,她開始研究市面上各種清潔劑,哪種適合除油污,哪種適合擦木地板,把各種清潔劑的特性摸得一清二楚。
她上門時會帶上兩套擦洗工具,因為第一遍擦洗完,工具上會粘附臟東西,所以最后一遍的時候就用上干凈的那套。
她會在手機上寫好備忘錄,把要做的事列一個清單,標明每件事的步驟和注意事項,以防疏忽和遺漏。
自打那以后,陳阿姨就很少被指責,偶爾被刁難,陳阿姨會選擇無視,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後來,當陳阿姨不再為這家子服務時,仍抱著這樣的態度去工作。
漸漸地,因為陳阿姨的工作得到了很多雇主的認可,她的名聲也流傳出來。
樹的影,人的名。
不知不覺中,陳阿姨在廈門家政市場變得炙手可熱。
03
作家威廉·沃德說過:
「悲觀者埋怨刮風,樂觀者靜候風變,現實者調整風向。」
韋爾奇若沒有及時醒悟,即使他再優秀,也會在抱怨中泯然眾人。
陳阿姨轉變心境,積極地跟困難死磕,才成為了職業上的高手。
韋爾奇和陳阿姨,兩個人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他們的經歷卻是成年人的真實寫照。
大到掌舵一家公司,小到做一份鐘點工,什麼工作都會遇到難題和不公平。
而一個人面對挑戰的態度,往往決定了他工作上的高度。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做過一項實驗。
他把一只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做電擊。
在多次實驗后,塞利格曼改變了做法。
他按響蜂音器之后,就先把籠門打開了。
讓人想不到的是,狗并沒有逃跑,而是直接倒地[呻·吟]、全身顫抖,放棄了逃出牢籠的機會。
人一旦習慣抱怨,就會畫地為牢,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困難就像「蜂音器」一樣,我們遇到問題,第一反應不是如何解決,而是消極抱怨,就會困于負能量磁場中。
認識一位影視行業的前輩,他談起一件往事。
有一年,因為承接了一家公司宣傳片的拍攝任務,他跟部門領導出差去深圳。
可公司突然扔給他們部門一個緊急任務,得三天內得剪好一個五分鐘短片,他一邊發牢騷一邊不情不愿地加班。
好不容易在出差前一天晚上12點趕了出來,公司卻為了節省開支,給他們訂了最早的機票,一路上,他頂著黑眼圈吐槽公司沒人性。
等到會見客戶的時候,客戶卡著一二十萬的成本,卻以風靡一時的東京城市宣傳片為制作標準,要求既要有創意,又要三維動畫特效、大量航拍。
惹得前輩剛出門又開始破口大罵。
講到這兒時,前輩特地問我,遇到這些事,他的反應算是正常的嗎?
我點了點頭。
前輩卻說那位領導給他示范了另外一種態度。
當他吐槽公司毫無人性的制度時,他的領導只關心視訊成品的質量,一幀一幀地去扣細節。
當他在罵客戶無理取鬧時,他領導已經拿起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從前期攝影、到后期配音、動畫,計算著成本,認真考慮這個單子是否有接的必要。
這次出差經歷讓前輩幡然醒悟,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樣慢慢拉開的。
他一直留意硌腳的沙子,滾進一顆就抱怨一次。
但他的領導完全不在意腳下的沙子有多少,只管走他的路。
比爾·蓋茨說過:「要學會接受不可避免的現實,學著去應付缺陷帶來的問題,并且不為此而抱怨。」
面對困難,心生抱怨是一種本能,解決問題卻是一種本事。
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無用的牢騷上,不如以積極的心態去提升自己。
▽
有人問建筑大師貝聿銘:「你怎麼看待外界對你的挑剔?」
貝聿銘毫不在意地說:「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因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決問題中。」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場修行。
當你不再抱怨工作時,就是你強大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