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人,如變色龍般善于偽裝。
即便,偽裝得再好,也會在一些細節上,下意識的舉動中,暴露自身真實的人品。
有的人,看似和和氣氣,對誰都好,說話情商高,不得罪人。嘻嘻哈哈,能輕易地與他人打成一片。
但遇到與利益相關的事情,就會變成另一副模樣。
說話尖銳、刻薄,錙銖必較。做事情只顧自己,只要自己舒服,其他的都靠邊放。
人若自私,一看便知。自私自利的人,身上有三處記號。
自私的人,看重得失,不給他人一點機會。有便宜就占,有好處就上。
事事爭強好勝,為了利益,可以把同伴踩在腳底下。
馬洛禮在《語絲》中寫道:「在一切使人格墮落的不道德的行為之中,自私是最可恨最可恥的。
」和自私的人在一起,你會發現:兩個人共同做一件事情,他不會顧全大局,而是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自私自利的人,無論是在團隊中,還是在個人發展中,他只關心自己的得失。
他不能損失一分一毫,也不會多付出一點。沒有團隊意識,不懂得先舍后得的道理。
自私自利的人,過于在乎得失,舍不得讓自己吃一丁點虧。所以,在與人交往時,也會因為得失,而容易和他人起紛爭。
與人交往,自私的人,習慣索取,但是,卻不愿意付出。
《以家人之名》中的陳婷,接受不了女兒出意外身亡,是因為她沒有好好看護造成的,把責任推到了兒子凌霄身上。
之后,她拋棄丈夫和兒子,選擇遠走高飛,去了加拿大。
可是,有一次她意外出交通事故,后期需要長期的康復治療。
凌霄放棄了自己想去的大學,不得已留在加拿大,一邊照顧她和同母異父的妹妹,一邊完成學業。
陳婷好了之后,完全不顧兒子的感受,將他留在身邊照顧她,陪伴她。
而她卻不知,凌霄心情極度焦慮,晚上睡不著覺,需要靠藥物治療。那麼多年,她都不知道兒子的心理出了問題。
自私的人,不管跟誰相處,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前提,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
習慣性地手心朝上,不管是經營事業還是感情,都是一個「掠奪者」。喜歡不停地要,卻不知道付出。
自私的人,太喜歡算計,家人也好,朋友也罷,都可以成為他利用的「工具人」。
對誰都沒用真實的情意,沒有真正在乎的人。
俞敏洪說:「斤斤計較、自私自利的男人,一個銅板看得比磨盤大的男人,會讓男人世界黯然失色。」
與人還沒有開始合作之前,他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障。
自私自利的人,看不到利益的事,他從不會去做。不愿意主動去幫助別人,如若要伸出援手,他便只想自己得到更多的榮譽和好處。
特別喜歡捧高踩低,把別人都說得一無是處,只有他如救世英雄一般。
不吃虧,不講人情,這樣的人自私冷漠,與之相處,會被利用。相處時間再長,他都不會把你當朋友。
《理想與幸福》中寫道:「利己主義本身就是不幸的,它不僅損害自己,也損害別人。」
太自私的人,從來不考慮別人是否幸福,能否得到快樂。他們,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什麼都能算計一下。
跟誰相處,都會處處計較,不會真心對待。
生命中遇到太自私的人,不必與其講道理,能遠離就不要猶豫。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彼此再無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