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一種植物,莖上斑駁有紅點點,看起來像竹子,用手掰開里面汁水豐富,剝了皮可以吃,吃起來酸酸甜甜的,老人喜歡叫它「酸桿兒」,其實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植物「虎杖」。
說起虎杖很多80后70后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兒時在山上放牛時,如果口渴了,這時就可以找虎杖來吃,又酸又甜還解渴。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很多小朋友也把它當零食來吃。
虎杖是蓼科,虎杖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粗,,莖直立,成熟高可達2米,莖空心,葉寬卵形革質,葉兩面光滑無毛呈楔形。7月開花,花白色或粉紅色,9月結果,果實呈三角形的堅果,成熟時紅色。
虎杖在民間俗稱花斑竹、酸筒桿、酸湯梗、川筋龍、斑莊、斑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酸桿兒等,來看看你的家鄉怎麼稱呼它?
野生虎杖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南、陜西、湖北、江西、福建、台灣、云南、四川、貴州等地,國外分布以日本、朝鮮為主。近些年歐美也有當觀賞植物引進種植,由于沒有天敵,生命力頑強,甚至泛濫成災。
虎杖在過去我國農村比較常見,通常長在山坡灌叢、山谷、路旁、田邊濕地,生命力頑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一些貧瘠的土地和沼澤也能存活,還耐寒冷,算得上一種常見的雜草。時至今日,虎杖在農村也不太好找了,由于市場需求量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人工種植。
可別小看虎杖這種雜草,看似無用,實則價值珍貴,由于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市場上通常買到8元左右一斤,可當草藥用,也可當野菜食用。
虎杖的名字還大有來頭,相傳藥圣孫思邈用它為老虎治好了腿傷。
孫思邈上山采藥,偶遇到一頭老虎,虎腿受傷又紅又腫無力地[呻·吟]著。他從藥囊中掏出草藥搗碎,敷在虎腿上,又將草藥讓老虎吃下,幾天后老虎的腿竟然痊愈了。
老虎為了感激孫思邈救命之恩,隨后化身孫思邈的坐騎。而治好了老虎的腿疾的草藥正是「酸桿兒」,大家便稱它為虎杖,從而得名。
也有人說「酸桿兒」根莖狀如拐杖,上長有紅色斑點,如老虎皮的斑紋,所以民間給其取名虎杖。
從民間傳說可以看出,虎杖對治療跌打損傷有一定的功效,當然這只是傳說。事實上虎杖確實是一味傳統草藥,對治療傷筋動骨有一定的作用,古人在眾多醫藥典籍中也有記載。
現代醫學也認為,虎杖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作用,常用于抗肝損傷、改善微循環、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止血、瀉下、鎮痛、抗氧化、抗腫瘤等方面的輔助治療,詳情請遵醫囑。
在民間有些知道虎杖價值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妙用。比如如果女性來月經時有腹部疼痛的癥狀,可以用虎杖嫩芽以及紅花當歸等中藥材,搭配在一起煎煮以后服用。
如果平時出現了傷風感冒或者不舒服的問題,也可以用虎杖和魚類以及生姜搭配在一起熬煮成湯來服用。
在民間虎杖也被用抗癌的輔助草藥。中醫認為癌癥是痰濕淤毒四邪聚集凝結而成,而虎杖則具有解毒、化痰,祛淤、利濕四大功效,可有效去除身體結節,癌癥形成的四邪。
虎杖不光是一種草藥,近些年還成了一種新興的蔬菜,到了春天的時候,有些飯店、農家私房菜館還會推出以「酸桿兒」為主食材的一些美食。
比如涼拌酸桿子、酸桿子煮魚、酸桿子湯等養生菜譜,通常一盤賣到幾十元,吃法多樣。
市場上新鮮的虎杖也賣到8元一斤左右,如今它成為了一種經濟作物。你的家鄉有虎杖嗎?你還知道它的哪些作用?歡迎留言!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