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耕時代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刪除
-
嫌棄,與疏遠不同,明顯帶著厭棄的意味。
如果別人產生嫌棄之心,讓被嫌棄者難以接受的是,并非由于他們做錯或是有所缺失,而是只要存在于他人的視野中,便會激起對方遠離和討厭之心。
曾經,我們感到憤慨和疑惑,後來,我們淡然處之。
那些嫌棄我們的人,不等他們遠離,我們便已將他們遺棄。
如果微信中有人這樣回你,不要懷疑,他就是在嫌棄你,趕緊斷聯,別猶豫。
01:「啊。」
很多時候,我們饒有興趣地對對方講述自己的見聞和趣事,總期待他們與我們產生共鳴。
然而,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表面上和顏悅色,實際上早已生了厭惡,那些友好的假象,不過他們自以為是的「禮貌」,鄙夷之心早就呼之欲出。
如果是真的想表示禮貌,必然不會只回復這一個字;如果是真的感興趣,更不
會回復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而是會主動參與到話題中去,與對方討論起來。
而這句「啊」,是在告知你,他收到了你的信息,卻不想繼續深入攀談,他沒有興趣,請你停止分享。
如果你還未有所收斂,很可能對方不會再回信息。
因此,這個字的意思很明顯,你覺察到了,就趕緊停止吧,留著精力和興趣,分享給愿意知道的人。
02:「行。」
這句話經常出現在你讓對方拿主意的時候。
也許你很懇切,也許你很期待,但是對方回復這句話,無疑是潑了你一盆涼水。
他不愿意給你真誠的建議,也不會給你建設性的意見。
因為他不想負擔你成功或失敗的責任,只想盡快結束這場對話,結果如何,他并不在意。
當你繼續追問的時候,對方的嫌棄會演變成敵意,進而被強說成是你在無理取鬧。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嫌惡之音:「都說行了還不行?」、「那你讓我怎麼說?」、「你怎麼還不明白?」
熟悉嗎?委屈嗎?憤怒嗎?
因為你已感受到了對方的鄙視。
如果你總是收到一個人這樣回復你的信息,請停止自欺欺人,別再來往了。
03:「沒。」
當我們對別人噓寒問暖、聯絡感情時,總希望獲得熱絡的回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期待的那樣珍視我們,重視感情,這是別人的自由,我們無可奈何。
如果我們詢問對方的事情進展、生活狀況、心情狀態等問題,他的回復僅僅是這一個字,那麼,無需疑惑,他對你的關心不覺溫暖,反而是不愿與你多說,不想和你多探討。
試想一下,如果他只是少言寡語,也會因為怕你誤會而多說幾句,絕不會只說一句話;
如果他只是忙碌,也會過后跟你解釋,生怕你心寒。
當他沒頭沒尾地只回個「沒」字,很明顯,這就是在抗拒和排斥你。
人與人的經歷有異,價值觀的形成不同,也深受周圍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抑或是因為階層變化而產生了心理變化,這些都有可能讓人們重新審視與故人的關系。
如果對方對我們不再有包容和關懷之心,反而多有厭煩,可以試圖拉近一下,但不要多做糾纏,讓這段關系隨風而逝,放過對方,也放過我們自己。
END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