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娛樂明星
綜合推薦
創業職場
情感百態
佛緣佛語
全部
    
為何說宋代對茶文化影響最大?從宮廷到市井,茶文化真正走向大眾
2023/04/08

前言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自古以來,「茶」是我國的主流飲品。 但是茶文化真正走向大眾,是在北宋時期。

宋代茶文化對后世的品飲方式、審美價值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以 茶禮、茶俗、茶道精神為茶文化的核心內容, 在古籍文獻中有大量的記載

茶自從被發現并開始利用,至今已有四五千年。如若以唐代為界來定型中國茶文化,也已歷經千年的沉淀。如此深厚的浸染,對于中華民族性格的養成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國人對茶的使用由來已久,從藥用到食用再到飲用,隨著茶的使用功能的常規化、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認可,而真正將茶上升至文化層面,影響著社會一定數量的人群的生活習慣, 并有據可依的佐證,可以追溯到宋朝。

一、宋朝各階層的茶文化

一般從帝王到百姓日常生活都有喝茶、請茶的禮節。大臣參拜皇帝,皇帝會賜茶,大朝會宴飲之時,也有飲茶的禮序。一般百姓婚喪嫁娶,登科中舉的宴會也有專門的茶具設施,叫做 「茶酒司 」,專掌賓客 茶湯、暖蕩、篩酒、請坐、諸席、開盞、歇坐、揭席、迎送等等

民間的茶坊是宋人最受歡迎的休閑娛樂場所,因此往往文人筆記中多被有提及提及。茶坊不單純為了喝茶,更承載著多樣的社會職能。如大茶坊,裝飾典雅,殿堂裝有名人字畫,目的 是為了讓茶客能夠慢慢消遣。

南渡以后,臨安茶坊不管大小,都裝飾名人字畫。這些茶店還根據不同的季節,伴隨著販賣一些湯類。如 夏天兼賣梅花酒。南宋紹興以后,還出現伴奏「梅花引」

販賣梅花酒的風氣,可見出因市場競爭而花樣翻新的銷售技巧。 冬天兼賣擂鼓茶、賣鹽 豉湯。有一些茶樓環境雅致,稱為「掛牌兒」,有很多人匯聚于此學習樂器或曲藝。有些茶樓以風月娼妓為營,一些作為各行業借工賣技的人才交易場所等等。各類茶坊遍布東京和臨安的大街小巷,成為宋代城市市民休閑、娛樂、謀生、處理事務等重要活動的交際場所。

二、宋代茶文化的推廣普及

宋代豐富的茶文化,最可貴之處是做到了雅俗共賞的推廣普及,這種與前代截然不同的文化構成,必然有強大的底層大眾的推動。 從精英到大眾,從宮廷到市井,通過不同階層的茶飲文化現象,便能勾勒出茶文化的大傳統。

茶禮、茶俗都源于生活,而茶藝高于生活,茶文化精神 是兩種外在表現形式的提升,研究宋代茶文化,不僅僅要將茶藝、茶道作為一種藝術和高雅的生活范式,而應從禮俗的角度分析,茶禮、茶俗能夠被廣泛認可,約定成俗,這其中的「道」

是什麼?

「道」具有一定的廣度。不應限定階層,應在盡可能寬泛的領域尋找共性。與茶相關 的文獻典籍是茶文化發展的物質載體。嗜茶飲茶之人是茶藝、茶俗的行為載體, 茶藝、茶禮、茶俗,是茶道的外在表現形式而茶文化精神是茶道的內涵,是茶文化當中最具核心價值的部分

它用自身的個性特質及道德理念,影響著不同階層的人群,對茶文化的理解。因此,茶道 作為茶文化的核心內容和性質,規范著一個朝代茶文化的發展方向,所以說,茶道是一種藝術, 一種生活的哲學。

茶文化既玄妙又直觀,其精神內涵豐富,具有較強的傳承性。筆者希望能 透過嗜茶之人了解宋代茶道內涵,通過宋代茶道內涵,了解宋代文化和民族特質。通過茶事活 動、有關茶的詩歌、字畫、書籍文獻等資料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茶人的生活背景,并提煉出由此而形成的價值觀、審美觀的差異,以及不同茶人精神思想的共性。

三、如何定義宋代的茶文化

茶在人精神層面的活動及成果,具體說來包含了三個方面:

一是與茶有關的行為規范,即不同階層人的茶事活動,包括宮廷茶飲、文士茶飲、民間茶飲,從政治行為到經濟活動,從典儀禮序到民風民俗,茶事活動內容涵蓋了所有的個人行為和社會活動,人是文化的主體,人的行為是文化的具體體現,也是文化得以習得的必要條件;

二是行茶過程中的藝術和情感,即茶之藝與道,茶藝能體現出審美的需求,例如:如何辨水、如何賞器、如何斗技等,而茶道表達出了在實踐活動中對茶藝內涵的感悟,例如和合、簡淡、閑逸的理想 人生狀態;

三是因茶事活動而形成的詞匯和語言,語言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隨著茶在生產、 生活中參與比重的增加,衍生出了大量的茶文化詞匯,涉及語言類詞匯、物質類詞匯、社會類 詞匯、民俗宗教類詞匯、生態類詞匯,這些語言是文化得以傳承延續的重要載體。

文化若想得以弘揚,必須要得到情感的認同,并且容易教化習得。通過對不同人群茶事活動及其成果 的總結,能反映出茶存在的精神意蘊與價值,讓人產生情感的認同,這些便是茶文化的核心所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宮廷茶文化、文士茶文化、市民茶文化在茶禮、茶俗上都結 合了儒、釋、道的精神,呈現出了宋代茶文化獨特的氣質和韻味,并為宋代茶文化憑添了新元 素;

二是隨著茶事活動的推廣和普及,衍生出了大量的茶文化詞匯,這類詞匯為后人研究茶文 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三是茶事活動對宋人的審美、精神風尚等諸多方面影響深遠,通過對茶 文化的解讀,對研究宋史意義深遠。

四、宋代茶藝和茶道的研究

《中國唐宋茶道》一書中對茶道的定義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引述了學者們各方對茶道的定義之后,首先肯定了從廣義和狹義兩種觀點來界定茶道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

考慮到不同的學者所站的歷史空間不同、時間因素有差,更重要的還有很多不可統一的感情因素,作者對唐宋茶道做了進一步的界定,他認為茶道作為一種東方文化,代表著農業民族的藝術審美和生活理想,是社會風尚的一種踐行,因此,作者將茶道定義為在特定時代的一種依托儒、釋、道的近乎宗教的綜合文化形式。

它既能體現出儒家的入世機緣,又有佛家的淡泊情操,還滲透著道家清雅爛漫,這些問題無關乎茶道的內涵,不牽涉不同民族和國家標簽,因此,作者對唐宋時期茶道的定義,角度新穎,十分具有獨創性, 將茶道當中「雅文化」的起源問題闡述的十分清晰。

宋代茶道中,品茶的 四方面要素: 色香味俱隆的名茶;宜茶之水;各具特色的茶具;優雅的環境。

在茶人的主體把握下,充分運用烹點茶的技藝,使之達到完美和諧的統一。

唐代茶藝的特點是煎茶、煮茶、烹茶,而宋代差異的特點是點茶、斗茶、分茶。

五、宋代茶區域史和茶經濟

有關該部分的研究,大多以東南和川陜為研宄范圍,研究內容側重于宋代榷茶、茶馬貿易、 茶法的演變等。如鄭州大學宋春的《宋代茶俗與行業經濟問題研究》,一方面通過對茶俗的淵源; 茶文化的含義、形成與發展;宋代茶藝、茶具、茶禮、詩詞書畫的表現的闡述,總結出宋代茶俗的特征。

另一方面通過對宋代茶法演變的闡述,分析宋代茶葉的生茶、加工、運輸、儲藏、 銷售、中轉及環節鏈之間的關系,從而總結出宋代茶葉經濟在財政、民生、社會文化中的歷史作用。文章對中國茶俗與茶業經濟的歷史演變雖然進行了梳理,較為詳盡地闡述了宋代茶俗文化和茶業經濟發展的歷史背景。

《北宋川蜀區榷茶貿易管理》一書中,文章闡述了北宋實行榷茶以前川蜀地區茶葉自由貿易中茶農和茶商的收入狀況,榷茶制度實施后,政府為了保證高額的茶稅及與邊疆的茶馬貿易,制定了多種榷茶管理制度,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六、宋人筆記中對茶文化的記錄

宋人筆記中完整地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原生色彩和豐富的民族精神氣質,茶作為文人士大夫青睞的一種消費、消遣用品,自然會將其納入筆記的記載范圍,因此宋人筆記中保存著豐富的茶事活動的相關文獻。

在眾多的研宄成果中,以宋人筆記為視角來探討茶文化的研宄并不多見,目前為止對宋代茶文化作詳盡研宄的著作還很少。茶文化資料除見于專類飲食古籍外, 還散見于各種古籍中,筆記是其中之一。

那些零星散見于宋人筆記中的茶文獻資料,雖然在諸多的研宄宋代茶文化的文章中也有引用,但至今尚未有將宋人筆記所載茶文化史料作為研究對象做系統研宄的。

故此本文擬作嘗試,以求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由于宋人筆記的內容涉獵豐富,包攬了典章政治、經濟民生、民俗風情、人物軼事、詩文哲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茶文化的社會背景,較有代表性的筆記有: 《畫墁錄》、《青箱雜記》、《曲洧舊聞》、《避暑錄話》、 《東軒筆錄》、《中吳紀聞》、《雞肋編》、《睽車志》、《賓退錄》、《清波雜志》、《鶴林玉露》、《墨 莊漫錄》、《歸田錄》等。

總結:

在歷經了漫長的歲月沉淀之后,茶已然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民族性格之中,對茶文化的了解和追溯,其實便是對中國人審美觀和價值觀的探索,是了解國人處事哲學的有效途徑。同時,對茶文化進行研究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繼承。

在浩葡的古代典籍資料中,宋人筆記文獻數量龐大,所載內容「廣」而「散 」,其中不乏大量的茶文化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探討和梳理,將有關茶文化的內容鑒別、分類整理出來,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不僅能夠佐證歷史,其在修身和養性方面還具有較高的現實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金喜善因女兒丑被質疑整容,稱長開就好了,結果12年后卻被打臉
2024/04/26
最強國產手機:100%賣往海外,一年1.94億台,每台利潤28.5元
2024/04/26
中國芯片基地誕生:一年產量1055億顆,占全國30%,三省共占67%
2024/04/26
姜潮一家現身親子樂園,丹尼爾長胖了,2歲女兒沒繼承麥迪娜美貌
2024/04/26
人間4月天,少吃肉多吃菜,7道素菜俏搭配,清爽美味,全家都愛
2024/04/26
春天里的一道清新爽口的蔬菜,簡單易做,營養滿滿
2024/04/26
雞肉和它是絕配,這樣做營養翻倍,美味又滋補,老人小孩都喜歡
2024/04/26
南瓜配什麼最好吃?分享8種不同做法,鮮香美味,每天換著做
2024/04/26
白菜拌粉絲,加入了這種食材,做出來太好吃了,一個人吃了一大盤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