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她們剛進宮時,第一次覲見后宮后妃,一出門,要掌摑安陵容的夏冬春,被華妃撞見了,當即,華妃就賞了夏冬春「一丈紅「。
「一丈紅」是宮中刑罰,取兩寸厚五尺長的板子責打腰部以下部位,不計數目打到筋骨皆斷、血肉模糊為止,遠遠看去鮮紅一片,故名「一丈紅」。
表面看似華妃僅為這麼小一件事,就對夏冬春這麼狠,是不是有點過了?實際上,是夏冬春自己囂張跋扈的性格所致,而且從進宮選妃開始,她就一路得罪人、最終惹了眾怒。
1、三次奚落安容陵
在選秀當天,安陵容因為不小心把茶水灑到夏冬春身上,夏冬春就對安陵容一頓奚落。
不僅罵的話難聽,說安陵容想見圣駕是異想天開,還要求安陵容下跪給她叩頭請罪。
進宮后,夏冬春第一眼又遇到安陵容,又是一番冷言冷語「你居然也能入宮?不過是個微末的更衣吧?」還數落安陵容小眉小眼。
安陵容在夏冬春的氣勢下,一直忍氣吞聲,但是這些并沒有換來夏冬春對她態度的轉變。
好巧不巧,夏冬春又和安陵容同住在翠微宮,安陵容隨口哼唱兩句,也被夏冬春奚落。
劇中比原著還多了,夏冬春嘲笑安陵容出身卑微,所以得的賞賜也少。
所以,安陵容在覲見后妃出來后,看到夏冬春冷嘲沈眉莊邀買人心時,決定站出來,先是假裝道歉說選秀那天純屬無心。
如果是別人,聽了這話,想著多大點事,可能一兩句客套話就過去了,也不至于被華妃抓個現行。
但是安陵容之所以這樣說,拿準了夏冬春會說出不遜的話來。
夏冬春繼續她驕傲的身段:「我的身份,豈是你小小縣丞之女可比?真真是俗不可耐。」
安陵容微笑著、不卑不亢地嘲諷了夏冬春:「妹妹以為才人出身武家,必定文武雙全,果真姐姐如此勇毅,不失家門風范。妹妹本來對才人仰慕已久,可惜百聞不如一見。妹妹真是懷疑關于才人家世的傳聞是訛傳呢。」
很明顯,安陵容這是在嘲諷夏冬春出身武家,卻沒有一點最基本的修養。但是,夏冬春竟然完全聽不懂,繼續得意洋洋說自己家訓一向如此。
惹得在場所有人都笑了起來,夏冬春這才明白過來,伸手就要摑安陵容。
這里很有可能是安陵容算準了華妃馬上也要出來,故意惹怒夏冬春,然后讓華妃抓個正著。
2、眼里也不容姑姑和公公們
如果說欺負安陵容是柿子專挑軟的捏,那麼,她連宮里的姑姑也不放在眼里。
宮里公公來甄嬛家里宣旨,通知甄嬛和安陵容入宮的時間,順帶也把教禮儀的芳若姑姑帶了過來。
公公介紹芳若姑姑后,甄嬛就給姑姑問了好。公公立刻夸獎甄大人好教養,順帶吐槽剛領著另一個教引姑姑去夏冬春家,結果看了好大的臉色。
夏冬春連宣旨的宮宮都不放在眼里,這一點就不是教養的問題了,是完全不諳世事了。
這里不得不夸一下編劇,原著沒有寫的,編劇加在劇中:皇后和華妃給大家賞賜的時候,我們驕傲的夏冬春好死不死,站在院子中間,扯著嗓門喊:「華妃娘娘的賞賜再好,也比不過皇后娘娘的。」
她大概以為是剪秋親自給她送賞賜,自己在皇后那里得了寵,這時連華妃娘娘也不放眼里了,你要不放眼里,心里默默不放也好,但是,非要站院里喊,還要讓華妃娘娘的人聽見。
你這麼囂張跋扈,人家回去能不跟華妃娘娘說嘛。
3、當眾得罪華妃
在自己院子里喊喊就喊喊,沒想到當著全后宮的面,她竟然當眾在華妃捧皇后。
那邊華妃特地點夏冬春,說選秀時皇后娘娘親自要留的牌子,正是該收斂的時候。
原著中,夏冬春當著華妃的面討好皇后,這邊華妃暗諷:「夏才人真會打扮,這身衣料就足見名貴啊」,肯定公公們回去吐槽夏冬春在院子里喊的話了。
整個宮里都知道皇后和華妃勢不兩立,夏冬春卻不知死活,竟然滿面春風地說:「是皇后娘娘賞的料子,今日覲見,嬪妾特意穿上。」
不知道是不是教引姑姑在她那里不得好臉色,這些宮中潛規則沒有交待給她。讓她踩了這麼大一個雷。
她這麼一說,真的讓華妃不爽了,所以,在皇后面前,華妃肯定不說什麼,但是,出了門,華妃就不管皇后不皇后的了,這麼囂張,我給你顏色看看,順便也在所有新人面前立立威。
正如甄嬛在夏冬春第一次奚落安陵容時就對沈眉莊說:「皇上選秀,家世固然重要,但德言容功也是不可或缺的。夏冬春即便入宮,恐怕也不得善終。」
果真是「女中諸葛」,早早就料到了夏冬春的下場,只是連甄嬛自己也沒想到,懲罰會來得這麼早。
夏冬春就是先仗著自己是新涪司士參軍的千金,欺負小地方來的安陵容,接著,又仗著皇后親自翻她的牌子,更是目中無人,與其說是華妃賞她「一丈紅」,不如說是她自己一步步把自己送到酷刑面前。
這就是人常說的「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