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喝酒的人
應該對「解酒藥」這個東西
并不陌生
街邊的大小藥店
以及各大電商平台
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宣傳頁上
可以看到
「不懼酒局,化酒為水,千杯不醉」
等等夸張的描述
似乎只要有解酒藥
就能把酒當水喝了
那麼
解酒藥真的這麼神奇
能夠快速解酒嗎?
酒精進入人體后
是怎麼讓人醉倒的?
酒精主要作用于腦干和大腦皮層,這些區域負責人體許多基本的自主調節功能和認知功能。酒精進入腦干時,會抑制部分腦干神經元的活動,導致一系列自主調節功能的改變,如心率和呼吸變慢,血壓降低,體溫下降等。這些變化可以對人體產生強烈的鎮靜和催眠作用。
同時,酒精還會抑制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活動,這些神經元負責思考、決策、情感等高級認知功能。酒精的抑制作用導致大腦皮層的功能下降,使人變得頭昏眼花、反應遲鈍,語言表達困難,記憶力下降等。在飲酒量逐漸增加的情況下,酒精對神經元的抑制作用越來越強,最終導致人體處于昏迷狀態。
此外,飲酒過量還會導致乏力、惡心、嘔吐、脫水等癥狀。因為酒精具有利尿作用,會抑制腎臟對水分的重吸收,導致尿液排出過多,從而引起脫水。而且,飲酒過量還會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導致胃液分泌過多,刺激胃壁,引起惡心和嘔吐。
酒精進入人體后通過抑制神經元活動,影響人體各個方面的功能,從而導致人產生醉酒現象。
進入人體的酒精
會經歷怎樣的代謝過程
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通過肝臟進行代謝。肝臟內的酒精代謝酶將酒精分解成乙醛和乙酸,然后再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最終排出體外。這個過程涉及三種酒精代謝酶:ADH(酒精脫氫酶)、ALDH(乙醛脫氫酶)和CYP2E1(細胞色素P450 2E1)。
在飲酒的過程中,酒精被吸收到血液中,然后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肝臟進行代謝。肝臟中的ADH酶將酒精轉化為乙醛,乙醛是一種具有毒性的物質,會導致肝細胞損傷和炎癥。然后,ALDH酶將乙醛進一步代謝為乙酸,乙酸是一種無毒的物質,可以被進一步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
CYP2E1是一種細胞色素P450酶,當飲酒過量時,肝臟中的ADH和ALDH酶無法快速代謝酒精,而CYP2E1酶則會被激活,分解更多的酒精。然而,這個代謝途徑會產生一種叫做自由基的有害物質,這些自由基會損傷肝細胞,導致肝細胞壞死和炎癥,從而引起酒精性肝病。
酒精代謝的速度是有限的,每小時代謝的酒精量是固定的。因此,飲酒量過大超過肝臟代謝能力的情況下,酒精就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反應。
解酒藥的原理是什麼?
解酒藥真的能快速解酒嗎?
不同種類的解酒藥有不同的原理和成分,但是它們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方面:
促進代謝酒精的酶的活性,從而幫助身體更快地代謝酒精。
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緩解酒后不適癥狀。
補充身體的營養成分,減少酒精對身體的損傷。
雖然解酒藥可以緩解酒后不適癥狀,但是它們并不能真正快速解酒。
解酒藥只是幫助身體更快地代謝酒精,減輕不適癥狀,但是并不能減少酒精在體內的濃度和影響酒精的代謝過程。
因此,飲酒后如果需要開車或進行其他需要警覺的活動,最好等待足夠的時間,讓身體自然代謝酒精,而不是依賴解酒藥快速醒酒。喝酒臉紅的人
酒量好?
喝酒臉紅,被稱為「亞洲酒熱反應」,是一種常見的身體反應,特別是在亞洲人中比較普遍。這是因為亞洲人種的很多人體內缺乏酒精脫氫酶(ADH),導致乙醇在體內轉化為乙醛的速度變慢,從而使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引起皮膚潮紅和身體發熱等反應。
這種身體反應并不意味著身體更有效地代謝了酒精,相反,它實際上是一種對酒精的不良反應。臉紅并不會改變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速度,而是對酒精引起的血管擴張和血壓下降等反應的一種生理反應。
吃水果、喝酸奶、吃蜂蜜......
真的能解酒嗎?
不能。
雖然這些食物中含有一些營養成分,如維生素、礦物質和葡萄糖等,但是它們并不能減少酒精對身體的損害。酒精是一種有毒物質,會對身體的各個系統造成影響,長期飲酒還可能增加患癌的風險。吃水果、喝酸奶、吃蜂蜜等食物并不能抵消這些損害。
此外,如果酒后吃過多的水果、酸奶、蜂蜜等食物,還可能會引起一些不適癥狀,例如胃脹、惡心、嘔吐等。因此,吃這些食物不能替代合適的飲酒行為和保持適量飲酒的原則。
到底應該如何快速醒酒?
可以看到,不管是所謂「化酒為水」的解酒藥,還是水果、蜂蜜、酸奶等等,其實都不能達到快速解酒的目的,它們都只是能幫你減輕一些酒后的不適癥狀。真正能避免醉酒的方式,只有一個——合理控制飲酒量
在某些「不得不喝」的場合,注意適量飲酒,不要喝太快,過程中要多喝水、多進食,食物和水可以減輕酒精對身體的脫水作用,延緩吸收的速度,降低醉酒的風險。
醉酒之后的痛苦
以及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不會有人替你分擔
沒有推不掉的酒局
也沒有戒不掉的酒癮
關鍵看你自己
到底想不想?
博士一分鐘,姿勢漲不停
- 本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