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家長都是愛子心切,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教育上容不得半點遲緩。所以孩子在小時候,就會收到各種培訓班的折磨。家長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耽誤孩子未來的發展。所以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都要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但是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
早就有專家指出,這種做法與超前教育。在中國超前教育非常普遍,生怕孩子落后于別人家的孩子。其實這有些多慮了,沒必要這麼急。我們經常常說十年寒窗苦,其實孩子的起跑線從小學開始,而且沒有終點。活到老學到老,是目前最常見的方式。沒有任何知識是不變的,知識在更新,我們在不斷的學習。這樣看起來,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更重要。
不過家長覺得孩子學習很有必要,那就培養一下三點比較重要的。
一、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會跟隨人一生的,不會隨著年齡的改變而改變。在小時候就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孩子就會受益終生。
二、培養孩子自我生存的能力,也就是培養孩子自己動手能力。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都非常嬌慣孩子。孩子從小沒有做任何家務的習慣,到了大學以后還有些學生需要家長。這種巨型嬰兒的形象愈演愈烈,即使學歷再高又有什麼用呢?讓孩子養成獨立動手的習慣,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
三、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讓孩子擁有一顆好奇的心。學習知識來自于內心對知識的渴望而不是家長的鞭策,以及老師的教導。這些外在的條件固然可以讓孩子提高成績,可是當孩子到了大學以后是沒有任何人再去管孩子,這樣孩子還是不會主動去學習。培養孩子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比給孩子報輔導班要好很多。
超前教育現在雖然比較普遍,但是家長也不要盲目跟風。人生的比賽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百米的賽跑。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