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代民間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將冬至作為「小年」過。
中醫認為,冬至養生應以「養藏」為原則,這個時候天氣較為寒冷,也正是人體養藏的好時機。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樣一句話:「秋冬養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
這個時刻,人們應該注意保護陽氣,養精蓄銳,可適當多吃一些熱量高的食物,這幾種食物尤其適合冬季。

冬季天氣寒冷萬物都處于封藏的狀態,此時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適當的養生對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畏寒癥狀,讓體內陽氣生發,為來年的好身體打下基礎。
1、餃子或湯圓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餃子的形狀酷似元寶,有財源廣進的意思,所以北方一般在冬至吃餃子。
而南方地區則多會吃湯圓,寓意為圓滿、團圓。

2、羊肉
羊肉味甘性溫,可入脾腎經,起到補體虛、驅寒以及補氣血的作用,在冬季適當吃羊肉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御寒能力。
3、白蘿卜
白蘿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包括有多種維生素,適當食用可幫助身體補充營養,還能起到助消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4、蘋果
蘋果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養心益氣等作用,且蘋果內有豐富的維生素、糖類、脂肪等成分,對健康益處很大。
冬季特別適合養生,做好這幾件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注意要長期堅持。
1、防寒保暖
冬天首先需要做的是保暖,尤其是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加需要多關注天氣,根據天氣變化增添衣物,避免受涼。
2、勿過度操勞
這一天,要注意不能讓自己過度操勞,建議保持早睡晚起的習慣,讓身體可以充分休息,養精蓄銳。
3、晚上泡腳
「寒從腳起」這句話是有科學依據的,在晚上睡前可適當泡腳,對于促進血液循環有好處,也能幫助快速進入睡眠。

在民間傳說里,冬至還有三件不宜做的事情,快看你有沒有犯忌諱?
1、忌出遠門
古代的神話故事中提到,冬至是盤古開天辟地的時間,此時天地還處于混沌狀態,所以不宜出遠門。但這只是個神話故事,更多是起到參考作用。
照現代的說法來看,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時候,很早就天黑,的確需要在家過冬至,不宜出遠門。
2、忌諱吵架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尤其是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需要注意。
3、忌散財
冬至不散財是為了維持家庭的財務穩定,是理性的財務管理。在這一天,要避免過度花費、不借錢、不亂花錢,保證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經濟充裕。

這份冬至養生攻略收好,小九在這里祝大家冬至快樂、團團圓圓、闔家美滿~
那麼,看到這個的你,所在的地方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呢?
參考資料:[1] 《羊肉,冬季「御寒第一肉」!附「三九天」羊肉進補攻略》. 生命時報 2021-01-08[2] 《今日冬至!節氣養生要做到這4點》.財經早餐 2022-12-22[3] 《今日大雪|這10件事千萬別做,很多人就栽在了這個冬天!》.CCTV生活圈 2023-12-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