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典神魔小說《西游記》中,許多神仙們各有所長,都有足以「聽調不聽宣」的本事。其中二郎真君、毗藍婆菩薩、鎮元大仙三位尤為突出,各有過人之處。然而,這還不是西游世界中最強大的存在。
二郎真君,帥氣威武,號稱「聽調不聽宣」的灌江口霸主。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聯合多路神佛圍剿不下,只能求助二郎真君。
二郎真君率領梅山七圣前來助陣,放話天庭眾神不要插手,戲稱「小朋友們,讓我來」。這一番氣勢,確實嚇住群仙,讓人刮目相看。
其實,二郎真君之所以敢這樣囂張,還是有恃無恐。
首先,他本身武藝高強,梅山七圣也都是好手。
再則,他是灌江口的地方霸主,有自己的小天地,不受玉帝節制。最后,他還是玉帝的外甥,有這個身份做后盾,才敢公然頂撞天庭眾仙。
如果換作其他神仙,哪怕有同樣實力,也不敢這樣對天庭頤指氣使。所以二郎真君的「聽調不聽宣」,并不是純粹依靠自己的本事,還得感謝有權有勢的大伯玉帝。要真正無所顧忌,只靠自己的實力說了算,二郎真君還嫩了點。
其實,二郎真君囂張的性格源自他的成長經歷。他自小父母雙亡,幸得玉帝收留,從小在天宮長大。天宮里金碧輝煌,讓二郎真君養成了驕縱習氣。
長大后,二郎真君又因在百花谷誅殺妖魔立下赫赫戰功,受封為真君。
他旗開得勝。所以二郎真君才會目中無人,行事張揚跋扈。
不過,二郎真君的驕傲個性中也不乏堅韌之處。他從小遭遇變故,沒有被生活打敗,反而自強不息,後來一步步成為武功高強的真君。
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配合他強大的實力,使得二郎真君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敢于對抗玉帝。當然,失去父母的痛苦經歷,也讓二郎真君缺乏約束,容易無視他人感受。
所以,二郎真君的個性是復雜的。他驕傲跋扈源自自信,自信又源自不屈的韌性。這份韌性雖可貴,但態度過于張揚,也在所難免招來非議。
如果二郎真君能謙遜一些,他的品行定可更上一層樓。不過,過人的實力和身份,也讓他有恃無恐的資本,這一點,我們不得不佩服。
而另一位「聽調不聽宣」的西天菩薩毗藍婆,就更加張揚跋扈。她不僅敢對抗如來佛祖,還大搖大擺自稱「千花洞中佛」,不把如來放在眼里。
毗藍婆為何這樣牛?因為她手持金針,能破如來金身。實力強悍如此,想不聽話都難。即使得罪了如來,棄西天而去,如來也只能容忍,然后想方設法挽回她,而不能與之真刀真槍較量。
可見,毗藍婆之「聽調不聽宣」,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本事。
不像二郎真君還要仗著背后有人,毗藍婆是真正的與世界為敵式的孤傲。
其實,毗藍婆之所以敢與如來對抗,也與她的獨特身世有關。她本是一棵對牡丹的化身,后被如來收伏,修成正果。由植物轉世為人,毗藍婆對人間規矩自然不甚了解,加之法力高強,使她養成了排斥外界約束的個性。
但同時,這也充分展現了毗藍婆剛強不屈的內心。她不因為由植物轉世便自甘軟弱,反而依靠自己不斷成長,終于能與如來平起平坐。這種堅韌進取的精神,令人欽佩。
毗藍婆獨特的成長過程塑造了她的與眾不同的性格,她既不服從如來,也不受其他神佛管制,只忠于自己的內心。
當然,這種個性的反面是難以與人相處,但它也體現了毗藍婆強大的內在力量。
如果毗藍婆能稍加磨煉,她定可成為西天第一流的仙佛。
最后的鎮元大仙,更是牛氣沖天。他視三清四帝為朋友,瑤池王母和玉帝都無法命令他。鎮元大仙有自己的小天地,也不需要其他神仙,真正達到無欲則剛的境界。
鎮元大仙之「聽調不聽宣」有何依仗?他自己種的人參果,吃了可以與天地同壽。資源自給自足,無需聽宣,所以玉帝和王母對他完全沒有交易能力。
鎮元大仙不需要依附任何勢力,只與道為伴,這份孤傲,堪稱神仙中的楚霸王。
其實,鎮元大仙之所以獨善其身,也源于他與眾不同的道行。相傳他本是崑崙山中一株仙桃樹所化,道行高深,不喜拘泥名利。
這種出身使他養成與世無爭的性格。
再加上他淵博的學識,種出長生不老的人參果,讓他早早成就大道,對榮華富貴早已失去興趣。
鎮元大仙淡泊名利的性格,表現出他超凡脫俗的內心修為。他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在力量,只追求長生不老的終極理想,達到「存心養性」的境界。這種堅守內心真我的獨立品格,令人折服。
當然,鎮元大仙的遁世性格也給他帶來了一定孤立感。他雖無欲無求,但難免缺少人情味。如果鎮元大仙能稍事參與塵世之中,以他的學識道行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不過,這也正是鎮元大仙的與眾不同之處。他選擇了這條道路,這份獨立無畏的精神,同樣值得贊賞。
菩提祖師點化了孫悟空,又能隨意進出南海、西天兩大神的地盤。足見他身份尊崇、實力深不可測。
菩提祖師直接說鎮元大仙不過是自己徒弟孫悟空的兄弟,這份藐視,令鎮元大仙無言以對。可見菩提祖師地位之高,完全在鎮元大仙之上。
不僅鎮元大仙,即使是如來佛祖,也只敢在背后偷偷包庇悟空,而不敢公開與菩提祖師為敵。足以說明,菩提祖師的深不可測,令西天諸神也望而生畏。
菩提,代表最高智慧。菩提祖師就是道的化身,處于三界所有神佛之上的絕對至高點。他才是西游世界中最神秘、實力最強的存在。
所有神仙都有阿彌陀佛,菩提祖師就是萬神的阿彌陀佛。
他無需外界力量因緣條件,內心自有天道圣智,所向披靡。
其實,菩提祖師之所以能達到如此境界,是因為他與生俱來的超凡資質。相傳他本是混元古佛轉世,擁有極高的禪定與智慧。這使他能夠透徹萬法萬象,達到「物我兩忘」的高度。
佛家講「緣起性空」,一花一世界,萬法萬象皆是因緣和合所生。菩提祖師能夠透過表象,洞察萬物的本質空相。
由此產生無我之慧,超脫塵世的束縛。這種「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禪修,令菩提祖師的內心足以獨立于外在關系的影響,達到自在解脫的境界。
當然,這樣的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菩提祖師從出生開始就面臨諸多魔難,但他不為外界動搖,始終保持清靜的本心。
經過長期的修持,菩提祖師才逐漸完善自성,最終成為三界最強的圣者。這種超然物外的氣度,正是菩提祖師的獨特之處。
所以,菩提祖師之偉大,在于他依靠自己的悟性與功力,脫胎換骨,超越世俗,成為三界之靈。他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單憑一心,便可與天道合一。
這種根自內心的強大力量,使菩提祖師成為西游世界中真正的獨一無二之最強者。
綜上所述,在《西游記》的世界觀中,二郎真君、毗藍婆、鎮元大仙都有「聽調不聽宣」的本事,但還是有些依靠外界力量,不是真正的孤傲至強者。
要說在西游世界里無人能及的絕對至高存在,那非菩提祖師莫屬。菩提祖師的「聽調不聽宣」源自道心本源,精神內在獨立,這才是真正的不世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