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亞運會,驚喜連連,特別是00后們為國爭光,真是羨煞了眾多家長們。可你不知道的,他們背后的家長,才是冠軍中的冠軍。
這讓我們明白了:與其拼命卷孩子,還不如卷自己,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崔宸曦出生在2009年12月19日,這個僅僅13歲的小姑娘已經站在亞運會滑板項目的冠軍領獎台上了。
賽場上的崔宸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雖然一臉稚嫩,卻擁有無比堅韌的目光。
亞運會的賽場上,是年輕一代的天下,奪得冠軍的不僅僅有13歲的崔宸曦,還有15歲的陳燁,16歲的中國小將張杰。
三個優秀的孩子都是00后,平均年齡才14歲,卻已經在世界大賽上鋒芒畢露。
「自古英雄出少年」,英雄少年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少年得冠以后,家里的爸爸媽媽也是激動萬分。
爸爸們接受采訪的時候,一席話也讓我們看到了冠軍家庭的父母和我們的差距在哪里?
陳燁爸爸花萬金造「碗」,堅定支持兒子的理想
陳燁8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對滑板產生了興趣,爸爸說:「如果你對滑板的興趣可以堅持半年,我就會支持你玩下去」。
結果,小陳燁一練就是7年,這其中的酸甜苦辣,爸爸和孩子一起品嘗。
滑板運動在幾年前并不流行,爸爸就在網上看視訊,自己學會了以后,再教兒子,父子倆一起研究每一個動作細節,常常是同時汗流浹背。
後來,爸爸干脆開了
一家滑板店。熱愛和堅持,讓這一對父子廢寢忘食,但是,沒有專業的訓練場地成了最大的問題。
于是,爸爸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自己動手建造一個場地。功夫不負有心人花費了全部的積蓄,自學木工,耗時半年多,爸爸終于建成了專業的訓練場地。
聽到這個,相信不少的家長,都會不由得想豎起大拇指。我知道有不少家長,可以為了孩子的學習和興趣班付出不少錢,但付出這樣巨大的努力(自學和搭建碗池,卻非常人能做到的),但陳燁的爸爸卻做到了,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陳燁的成績也沒有辜負爸爸的期望,他屢屢獲獎,刻苦訓練,終于在亞運會嶄露頭角。
冠軍的背后,是一個比大多數爸爸都優秀的爸爸,他也應該獲得一枚「好爸爸」冠軍獎牌。
13歲冠軍身披國旗,爸爸激動落淚
崔宸曦奪冠,賽場上她身披國旗慶祝,并且在賽后獲獎感言:「我愛你爸爸!」熒幕前,爸爸掩面而泣。
女兒的一步步成長,是爸爸一點點扶持,一步步引導,一起克服所有困難,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因為爸爸喜歡輪滑,崔宸曦一歲多就在爸爸的引導下,穿著輪滑鞋在廣場上玩。後來,因為疫情的原因,他們不能經常出門,就改成在家練習滑板。
沒有場地,沒有教練,沒有基礎,全憑著爸爸的支持,崔宸曦越練越好。後來,爸爸為女兒找了專業的教練,孩子的技術也越來越好。
我們看到的今天崔宸曦的成績,是她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刻苦訓練,多少次摔倒再爬起來,最終才呈現在我們面前。
亞運會前,僅僅十幾歲的崔宸曦要封閉訓練兩個月,爸爸從來都沒有離開女兒這麼長時間,賽場上的女兒奪冠,爸爸激動的淚水里,也有好多思念包含在里面。
是的,也許我們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和冠軍差距很大,但我們作為父母和冠軍的父母,差距更不是一般的大。
以前每逢大學聯考分數和各種國際和國內賽事冠軍出來的時候,我們看到別的孩子那麼優秀,很多家長就會焦慮、著急:為啥我的孩子這麼不優秀呢?為什麼狀元、冠軍不可能是我的孩子呢?
大多數父母,可能這個時候會選擇更加拼命卷自己的孩子,可是光卷自己的孩子卻是最錯誤的決定。
我們可以試著反思一下,如果你是冠軍的爸爸,你是不是有毅力,這樣支持孩子一路走下去。你會不會花心思,支持孩子的興趣呢?
可能,有很多爸爸會感慨:「我每天上班都要忙死了,哪里有時間帶孩子?」
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過:「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爸爸在教育孩子中起到的作用,勝過100個老師!
好爸爸為孩子樹立榜樣
兩位小小的冠軍,都是在爸爸的影響下,走向了世界的舞台,是爸爸堅持不懈地努力,引導孩子不輕言放棄。
孩子的行為,跟父母的日常表現是息息相關的,而爸爸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父親對孩子的引導往往比母親更有影響力。
和爸爸在一起,孩子更有責任擔當
照顧孩子是媽媽的事,也是爸爸的責任。爸爸是家庭的主心骨,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負責,要學會照顧家人,讓孩子成為有擔當的人。
經常和爸爸在一起,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如果沒有耐心,就不能堅持訓練,如果沒有堅強,就不能面對失敗,如果沒有勇敢,就不會摔倒再重來,優秀的品質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礎。
爸爸的堅強、陽剛,引導男孩成長為真正的男人,讓女孩內心更有安全感。孩子們感受父愛、模仿父親的言談舉止,逐漸成長為堅強、勇敢、自信、開朗的性格。
孩子的成長,爸爸更像是一位老師,為他們指引前進的方向,鼓勵他們不斷攀登;而媽媽更像是后勤保障,給他們溫暖的呵護與疼愛。
相信在爸爸媽媽的共同的澆灌下,孩子會像花朵一樣盛開,只是花開的時候或早或晚而已。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爸媽們,都能幡然醒悟。不要再拼命卷孩子了,如果非常卷,請你先選擇卷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