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上有一位老同事大林剛辦完退休手續,就在全家人的見證下,跟一個人簽定了「全職兒女」上崗聘書,開啟全職兒女養老模式。拿到上崗聘書的人,不是外人,更不是保姆,而是他親生的獨子——今年30歲且奉行不婚主義的木子。面對這種不知該笑還是該哭的場景,全家人都愣住了。
大林的爺爺名字帶一個森字,他帶一個林字,獨生子帶一個木字,寓意兒子茁壯成長、長大成林、像森林一樣浩瀚。可惜三代「獨苗」讓大林徹底失望了,不但將來不可能成為森林,還可能斷了林家的這條根系。木子已經碩士畢業6年多,在家里宅了6年多,幾乎沒有出過門。
木子一直學習一般化,好不容易考上一個三本,畢業找不到工作,大林又出重資送出去留學,混了一個不知名大學的「水碩」文憑,回來求職更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要麼是他嫌老闆給錢太少,要麼是老闆嫌棄他眼高手低,上過三次班,平均不到20天。後來發誓要考編,天天在家里復習,也知道是真學習還是悶在屋里玩游戲,反正誰也不能進他的屋子。
考了三次,一次也沒入圍,干脆在家里徹底躺平了。
這六年多時間,木子出門的次數用腳指頭都能數過來。這段時間是林子夫婦一生中最灰暗的時期,老婆不知道哭過多少次,眼淚都快流干了,大林雖然上著班,但內心備受煎熬,神情恍惚,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止步于中層副職的崗位再也沒有提升。兒子的不爭氣,讓他時常感到「哀莫大于心死」,真想放棄這個獨生子,可是從生物學意義上又無可奈何。
木子整天關在自己的小屋子里,誰也不敢踏足半步,他真的敢跟你大喊大叫,那種瘋狂的狀態讓大林不寒而栗,老兩口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叫他吃飯都只能發微信,多數情況下也是不回復,基本不跟父母上桌吃飯,平時吃方便面、零食湊合著,實在餓了就點外賣,屋子里永遠飄著一種怪味,就算讓大林進去他也不愿意踏足半步,能熏他一個趔趄。
不是沒挽救兒子,用了各種招數,直到有一天兒子對苦口婆心勸導他的大林說,你再說半句,你信不信,我立即從窗戶跳出去。嚇得大林再也不敢開口了。也想過「斷奶」措施,不給木子手機轉錢,爺爺奶奶心疼,總不能餓死孫子吧。木子只要給爺爺奶奶發一個微信,就能收到一筆錢,這孩子消費也不多,有時候一個月幾百元就能活著,也不知道他整天關在屋里干啥,不能問,一問就要跳樓。
大林夫婦是公職人員,雖然不是什麼達官顯貴,但也算「雙體制」富裕家庭,爺爺奶奶也有養老金,提親的媒人開始真不少。有一次,大林夫婦邀請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孩到家里吃飯,本意想湊合倆人談戀愛,結果兒子沖出門大喊大叫,你們就死了這份心吧,我這輩子是不會結婚的!現在就告訴你們,林家這根香火斷了!你們就當我不存在,沒生我這個逆子!
前不久,大林退休了,老伴退休早五年,兒子當年要得晚,現在也30歲了,爺爺奶奶都八九十歲了,未來老人的養老問題就擺在桌面上了。兒子不工作、不結婚、不生育,將來怎麼生活?如果干預多了,兒子真的跳樓怎麼辦?倆口子徹底放棄改造兒子的念頭了,終于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踐行「全職兒女」的理念。
大林夫婦跟兒子簽訂一個「全職兒子」養老協議,什麼概念呢?我們用退休金給兒子發工資,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百年之后的房產和存款由兒子繼承。兒子必須履行贍養、照顧老人的義務和責任。每月根據表現進行績效考核,發放基礎工資+績效獎金,大約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間,等于聘任兒子為照顧老人的「全職員工」。兒子聽了,眼睛居然一亮,估計是一個能讓他接受的好辦法。
大林夫婦想開了,兒子變成這個樣子,有時代的原因,也有教育的原因,也不能完全責怪兒子了,再說,責怪兒子也于事無補了。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就當兒子是老天爺派來陪伴父母的吧!有些子女很優秀,到大城市或海外定居,照樣掏空老人的「六個錢包」嘛!尤其是在海外定居的優秀子女,對老人的照顧也是鞭長莫及,老人還不是孤獨終老嗎?
有些老人進了養老院,普通的收費每月大幾千,稍微好一點的收費就過萬,而且還沒有子女的陪伴。兒子在家里陪伴老人,相安無事,各自安好,不也是一種幸福嗎?大林夫婦的退休金加起來有小兩萬,拿出幾千到一萬給兒子發工資也能養他二三十年呢。與其讓外人掙這個錢,不如兒女掙到手,不但能互相陪伴,還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更解決了住房問題,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