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有這麼一類人真心不適合做領導,沒被提拔之前,表現十分出眾,可被提拔了之后卻成為了那個最「拉胯」的人。不僅自己越干越累,還得不到下屬的尊重。
有些人總以為只要上級提拔自己,就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畢竟職位賦予的權力可以讓自己更好地開展工作。
事實上,權力是組織賦予的,而不是自己的,如果管理能力欠缺,哪怕手中有權力都用不好。印證了一句俗語「穿上龍袍也不像皇帝。」
老鄭混跡職場若干年,終于得到了上級認可,被提拔成為了管理者。不僅薪水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且手中也掌握了權力。
剛開始工作熱情滿滿,可是沒過多久,才發現當上領導比做員工時還累,不僅得不到下屬的尊重,而且還一個個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后一套。
想必職場中,有不少管理者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沒提拔之前一切都好,提拔之后反而還不如做員工呢?以下四個原因,值得管理者認真思考。
「上侵下職」是指:領導把下屬的事情搶著做了,反過來指責下屬偷懶,不負責。
往往出現這種情況的領導,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下屬能力差,明明三兩下就能做好的事情要弄半天,還不如自己做;不愿看到下屬各種推諉、談條件,有這個時間自己早把事情做好了;不放心下屬做事,到頭來自己還要收拾爛攤子,還不如自己做;怕更上一級認為自己偷懶,或能欠缺,總要保留一些工作自己來做;需要保密,所以只能自己做……
這些看起來好像是道理,但卻忽略了錯位,尤其是剛被提拔的領導更是如此,管理者的側重在管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在資源調配協調中讓團隊能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在做本應該下屬做的事情。
這樣的管理者不僅越干越累,而且還會讓下屬失去「存在感」,最終導致領導事情做不完,下屬完全插不上手。
職場上經常有「空降干部」,有些人確實專業能力強,有些人則專業能力弱,但并非專業能力弱,就不能做管理,只是側重點不同。對于專業強的,可以在業務上進行指點;專業弱的,可以在資源調配上進行分配,以及爭取更多的資源。
上級與下級本是合作關系,能力并不會因為職位而增強,反而會因為自己的不專業出現更大的問題,剛愎自用,固執己見,往往導致下屬有想法都不想說。
畢竟「趨利避害」是職場人的行為準則,沒人愿意做那些「好心不得好報」的事情,反正「天塌了有高個頂著。
」拿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既然領導你認為對,那我就這樣做,反正出了問題,也不是我的本意,一旦形成這種局面,管理者會膨脹,下屬也樂得不承擔責任,這樣的團隊毫無戰斗力,這種領導早晚被拿下。
有些人說「外行就不能指揮內行」,事實上,職位越高,對專業的要求越低。就像老闆,不可能是全才一個道理。
管理者就像樹干,而下屬就像是枝葉,樹干在與枝葉爭奇斗艷,感覺十分奇怪。雖說人們看到果樹時一樣,對于外行人來講,看到蘋果、梨,自然能分辨出是什麼果樹,往往分不清樹干的樣子。
可是任何一個旁支如果產量不足,都可能會被「修剪」掉,而砍掉樹干,這棵果樹就失去了意義。
樹干就像是管理者「上傳下達」,是輸送養料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可有些管理非要與枝葉爭奇斗艷,本身就是定位錯誤。客觀上,管理者做事少,賺得多,但思考多,責任大。
管理者「搶功避過」下屬看不到希望,做事小心翼翼生怕犯錯被上級「甩鍋」,結局就是團隊氛圍差,令不能行,禁不能止。大家都在權衡自己的利弊,個人得失大于集體利益。根源在于作為管理者的「搶功避過」。
有些管理者為了拉攏下屬,成為在競爭中強力的后盾,也有些管理者為了與下屬打成一片,提升下屬的執行力,無論初衷是哪種,如果掌握不好度,就會適得其反。
其實無論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大家都是職場人,都有著職場人的優點與缺點,讓自己保留一些「神秘感」
是贏得尊重的方式之一。人性對未知不僅有好奇,也有恐懼。就像有人告訴你,XXX在領導面前說你壞話了,當你不清楚說的內容時,心里是忐忑的,當得知了XXX只是說電腦桌面雜亂的時候,也就不再忐忑了。
同理,管理者如果失去了那層「神秘感」,在下屬眼中必然也會缺少了一絲的敬畏,比如,開玩笑失度,接到任務不當回事,還會談條件……這些都是因為太熟悉而產生的負向作用。
所以,適當地保持「神秘感」,以組織本身存在的階層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才會收到相對滿意的效果。這也是許多人在提拔之前與提拔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的原因,并非對你,而是為了維護自己在下屬面前的形象與「神秘感」。
行走職場,別總以為只要上級提拔了自己,就一定是必然成為合格的管理者,現實問題總會比預想到的問題還要多。所以人們常說「管理是藝術」,能力學會的是方法,學不會的是藝術。要有自己的管理風格,也要符合管理的角色。大同中存在小異,才是管理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