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耕時代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刪除
-
60歲,告別了年輕時的激情與奔波,安然步入享受自在的晚年階段。
然而,即便已經過上了與世無爭的生活,也會因為一些人的影響,讓我們不能安寧度日。
尤其是以下這4種人,千萬不要再見了,否則,會擾得你心煩意亂。
01:對你冷嘲熱諷的親戚
在家族聚會或親戚間的相處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喜歡對人冷嘲熱諷的親戚。
他們會在言語中流露出對別人的輕視和鄙夷,甚至會拿他們的弱勢開玩笑。
他們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審視眾生的態度對待親人,與他們交往,我們總是感覺心寒和失落。
真正讓人感到舒適的親情,應當是平等和溫暖的,尤其是進入了老年,我們更需要這種呵護之情,給予我們呵護和撫慰。
不要與對我們冷嘲熱諷的親戚過于親密,因為對方一直視我們為可以打壓的對象,而不是擁有很多共同回憶的家人。
在這些人面前,我們無法收獲親情,反而更加難過和落寞。
02:對你吹毛求疵的朋友
人到晚年,還能見面的朋友并不多了。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委屈自己,強行與不值得的人建立聯系。
這些朋友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指指點點,總是強調我們的不足和缺失。
他們似乎總是站在高處,對我們吹毛求疵,讓我們感到尷尬。
這樣的朋友,聚焦的是我們的缺點,可能因為嫉妒,可能不屑一顧,總之,他們沒有給予我們朋友應當給予對方的友好和溫馨,反而總是高我們一等似的,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找尋存在感。
既然不再有真摯的情誼,就不要硬著頭皮相處,因為我們感受到的,只能是憋屈和勉強。
不要遷就這種人,要學會說「不」,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別讓他們對你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要學會篩選自己的朋友圈,選擇能帶給我們好心情的朋友,才能讓生活變得安靜和美好。
03:對你知恩不報的下屬
人在職場,有些后輩涌泉相報,有些后輩忘恩負義。
他們曾在工作中依賴過你的幫助和引導,卻在取得成績后卻將功勞歸功于自己,無視你的付出和辛勞。
我們看清楚了這些人,就應當放下對這些人的幻想,別再聯系。
他們的行為讓你感到心寒和失望,也讓你對人性有了重新的了解和詮釋。
身在其位都沒有獲得應得的尊重,退休以后,就更不必心軟,不能因為任何理由再與他們接近。
要知道,當你還在工作崗位的時候,他們尚且沒有重視過,現在你離開了,你的價值就只能是大半生的經驗和人脈。
因此,你應當知道,對方再次接近你,是為了什麼。
不要讓他們覺得你軟弱可欺,要當機立斷告知他們你無能為力,然后遠離。
04:對你雁過拔毛的子孫
一個家庭最可悲的是,出現了唯利是圖的子孫。
他們好吃懶做,對長輩雁過拔毛,在得手以后遠走高飛。
養出這種子孫,的確令人憤恨和痛苦,但我們無能為力。
他們是沒有底線的蛀蟲,我們如果不能及時止損,只怕是整個晚年都無法安寧。
我們可以立下明確的界限,讓他們明白你的權利和自由;也可以直接拒絕,讓他們知道你的決定和顧慮。
人到了晚年,試錯成本太高,不能再讓這樣的子孫得寸進尺。
60歲以后的人生,應該是安享晚年的美好時光,應當明確如何與周圍的人,如果身邊有以上這四種人,趕緊遠離他們,我們的余生才會安穩自在!
END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