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的好「入秋先喝湯,秋燥不用慌」,秋季多喝湯可以補水,以緩解秋燥帶來的「外燥」,搭配合適的食材,還可以有助于滋潤「內燥」,還可以借勢「秋補」一番,何樂而不為呢!
適合秋季用來煲湯的食材很多,比如一些白色的銀耳、蓮子、蓮藕、山藥、芡實等,這些食材都有一定的滋潤降火的好處,還有板栗也是非常適合煲湯的食材,有「干果之王」的稱號,有健脾胃、強筋骨、補腎壯腰的作用,又號「秋補王」。
今天就用豬骨和山藥、板栗為大家分享一道鮮湯,山藥、板栗都是秋季應季食材,用來煲湯最適合這個季節,口味清淡鮮美不油膩,能養人、能解饞,助力順利過秋天。
話不多說,今天這道「板栗山藥排骨湯」做法就分享給大家,詳細步驟分解如下。
食材準備:豬骨適量,板栗十幾個,山藥一根,胡蘿卜一個,蔥姜,食鹽,料酒
第一步:不管是豬排骨、脊骨、大棒骨,甚至是豬瘦肉都適合制作這碗湯。只需把豬骨放入涼水中先浸泡一個小時左右,過程中多換幾次水,讓血水充分地排出來,以免影響湯色和鮮味。而后涼水下鍋,加入蔥姜和適量的料酒開始焯水,撇去浮沫后撈出來再用溫水沖洗干凈備用。
第二步:開始處理板栗,先在生板栗上開個口子,而后下入開水鍋中煮1分鐘,關火后浸泡5分鐘左右,撈出后就可以去殼。
此時若發現板栗肉表面附著的「衣服」無法去除,你也不要一點一點地揭,你只需將所有板栗肉放入干凈的鍋里,開小火蓋好鍋蓋,把鍋端起來晃動著翻炒幾分鐘,而后關火加蓋再燜幾分鐘,讓板栗肉表皮的水分蒸發,這樣再取出板栗肉輕輕地捏一捏,搓一搓就可以全部清除干凈。
第三步:在準備山藥一根,戴好手套去皮后切段備用,還有胡蘿卜也切塊,再準備適量的蔥姜塊即可。
第四步:湯鍋里先燒開水,把焯水后的排骨和蔥姜一塊下鍋,大火燒開后轉為中小火慢慢煲制40分鐘時間。
第五步:時間到后,加入食鹽來調味,而后再將板栗、山藥、胡蘿卜都下鍋,加蓋繼續保持中小火煲煮15分鐘左右的時間。出鍋后湯鮮肉嫩、山藥綿軟、板栗香甜,胡蘿卜軟嫩,滋味鮮美又不油膩,是一道值得多喝的秋補好湯。
再簡單的菜肴也有烹飪小技巧:板栗去殼有竅門,你也可以將上文中的方法倒過來,先把板栗用空氣炸鍋烤一烤,而后再煮軟外殼,也是非常便捷,而且板栗的顏色保持的很好。
板栗和山藥下鍋時間不宜太早,防止煮的時間太久而全部碎掉,出鍋前十幾分鐘下鍋即可。
我是阿胡的小食光,一個喜歡研究美食不一樣吃法的饕餮小食客!入秋后,多喝板栗山藥排骨湯,營養滋補,鮮美可口。喜歡今天這道板栗山藥排骨湯的可以關注我,并點贊,轉發和分享此文,明天還有更精彩的內容呈現,感謝閱讀,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