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鄭從西北地區坐了幾天火車,過幾天就中秋了,兒子跟兒媳都太忙,于是老鄭帶著一箱箱家鄉土特產,準備給孩子們做一頓家鄉菜。
吃飯時,老鄭還跟兒子抱怨說,「你們這邊的蔬菜品質不行啊,土 豆都跟兩個拳頭一般大,一定是打了膨大劑 ,可千萬別買。以后我給你寄家里的土豆,個頭小,口感還好。」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如今市場或超市上賣的土豆個頭越來越大了,難道就是因為打了膨大劑嗎?
一聽到「膨大」兩個字,人們很容易與有害添加劑聯想在一起,但它其實是一種能促進植物長大的物質。
膨大劑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它具有加速細胞分裂,促進細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質合成,幫助促進果實增大的作用。
在我國, 農業部是允許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例如利用于獼猴桃,可以預防果實掉落;利用在葡萄上,可以使果實膨大,增加重量。
但在使用膨大劑方面,我國都有嚴格規定,在農藥管理范圍, 對膨大劑的用藥時期、 用藥劑量和施用方法都有明確注明 。
吃了被打了膨大劑的水果,會有危害嗎?雖說膨大劑是一種化學藥品,但它并沒有想象中的恐怖。
在小鼠實驗中,發現長期接觸膨大劑可引起體內蛋白質紊亂,但植物激素一般使用量較低,且降解較快。一般噴灑在植物上, 24小時左右就發生60%降解 ,且會隨著小鼠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
因此從研究結果看,膨大劑相對還是安全的。膨大劑具有很強的自限性,只需少量,就可以催促果實生長, 過度使用反而會導致果蔬非正常膨大,形狀變得奇怪,果實味道也會變淡 ,因此一般農戶都不會使用過多。
土豆是不少家庭餐桌上的常客,作為一種如主食般飽腹的蔬菜,它有什麼營養價值呢?
土豆含有較高的淀粉量,為8%~29%,蛋白質含量約0.75%~4.6%,且脂肪含量較低。相對于淀粉含量高的主食,土豆還含有與綠葉菜相當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且土豆富含鉀,每100克土豆,鉀含量高達300毫克以上。
市面上售賣的土豆個頭越來越大,是因為使用膨大劑嗎?并不是的。
土豆的形態, 主要與品種、產地以及栽培技術有關 ,如脫毒馬鈴薯,單株就可重達3斤以上。而在我國日照時間長的地區,馬鈴薯的個頭都會偏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3種土豆建議少吃為好——
1、發芽土豆
土豆可能會由于存儲不當引起發芽,這時候土豆內就會大量分泌龍葵素,這是一種有毒物質,誤食可引起食物中毒,產生惡心、嘔吐、腹痛感,重者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2、翻新土豆
翻新土豆是指的是將已經長芽的舊土豆經過處理變為「無芽」的新土豆,再次拿出來售賣。這類土豆中可能殘有龍葵素,可引發中毒,且土豆表皮都經過焦亞硫酸鈉處理,過量食用可能誘發癌癥。
3、炸土豆
土豆含有大量淀粉,高溫油炸的情況下容易產生丙烯酰胺,對人體可能存在致癌性,不建議經常食用。土豆本身容易吸油,炸土豆可能導致油脂攝入超標,從而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有時候我們逛超市的時候,會發現現在的一些水果,如草莓、西瓜、葡萄的個頭都比以前大了不少,也是因為打了膨大劑嗎?
1、草莓
有些草莓個頭大的確可能用了膨大劑,但有些則是品種使然,即便是用了膨大劑,也無法改變個頭,只是會讓結果率增加。另外通過一些雜交技術,也可以培養出個頭大的草莓,不一定就是膨大劑的結果。
2、西瓜
膨大劑在我國屬于允許使用農藥品種,經大量田間試驗證明,只要瓜農遵守標簽規定, 合理施用膨大劑不會影響西瓜品質 。根據研究顯示,膨大劑在西瓜中代謝較快,在西瓜收獲時,基本未檢出農藥殘留。
3、葡萄
葡萄的大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 品種、日照時間、種植地域 等,不能將葡萄個頭與膨大催熟掛鉤。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僅對人體無害,反而有助于農產品生長,提高果實質量。因此市面上購買到個頭大的果蔬,消費者無需顧慮太多。
導致瓜果變形的因素有很多,只憑外觀去判斷是否使用膨大劑,并不合理。
參考資料:[1]《畸形、大個草莓都是膨大素催出來的?》. 阮光鋒營養師. 2016-03-19[2]《土豆是高血脂的「發物」?這3種吃法確實傷身!肝臟、血管都危險,很多人還不知道...》. 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3-07-19[3]《勸你吃葡萄的理由,「防曬」這條很難拒絕》. 生命時報. 2023-07-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