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現在用人市場瞬息萬變,原本很吃香的專業逐漸被機器自動化取代,比如原本被稱為「鐵飯碗」的教師行業,也迎來了人才過剩,很多輔導機構甚至大裁員。
原本很吃香的計算機行業,也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很多編程、軟件開發等高薪工作被取代,印證了那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孩子到底學什麼專業才能保住未來的飯碗呢?
其實話說回來,對于家境殷實的孩子來說,無論學什麼專業都不擔心找不到工作,畢竟有父母兜底,也不會混得太差。但對于寒門學子來說,考大學選專業無疑是一次翻身改命的機會。
寒門學子出路很少,而讀書就是出路里光鮮亮麗又備受尊敬的一種,如果選得對,夠努力,可能就能跨越階層。
但如果選不對,也有可能淪為眾人。有些寒門學子因為信息閉塞的緣故,根本不明白選專業背后的彎彎繞繞,被迫選擇了「不喜歡、沒前途」的工作。
而且現在找工作變數也大,寒門學子更要謹慎選擇,比如張雪峰老師曾經推薦過3個在未來很有前景的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眼視光醫學,看似冷門,卻很吃香。
尤其是19后疫情爆發,醫護人員緊缺,各種病毒層出不窮,讓老百姓深受其害的同時,也激發了一些愛國青年加入醫療行業。
數據統計19后,醫學專業逐漸成了比較熱門的專業,在以前大家都不愿意涉足醫學專業,因為大多數醫學專業本科階段要學5年,課本枯燥乏味。各種知識點記起來晦澀難懂。
但是前期很苦,學出來后卻非常棒,尤其是越到老越吃香。
口腔醫學近年來比較受歡迎,很多人被牙醫動輒上百萬的年薪給吸引,但其實真實工資并沒有那麼高。它是專業化的專業,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學習前期也是非常需要毅力的,如果畢業于名校,基礎搭建得好,就業領域廣闊。
主要課程有:生物學、口腔解剖、口腔修復、口腔內科學、口腔組織病理學等。
就業前景:研究生、博士可以從事科研工作,去高校當老師,或者去口腔醫院當醫生,也可以自己開牙科診所,或者一部分去面部美容機構。一些可以去銷售牙科醫療器械。
這是新興專業,但在我國卻有非常大的缺口,我國每年兒童近視發病率居高不下,據統計,我國已有近視患者大約4.5億人,其中兒童及學齡期青少年超過1億人。這還不算一些中年、老年眼部有疾病的人群,但龐大的患病人群背后缺乏專業的醫學驗光師。
可以說眼視光是非常有「錢途」的專業之一。這類專業的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基礎眼科學、內科學、外科學、配鏡技術、配鏡學等等。
就業前景:本科生可以去某些醫院做驗光師,配鏡師,也可以在眼科檢查室做電腦驗光,眼壓,眼軸,眼底照相等眼科技術檢查工作,工作穩定較穩定。部分可以去開眼鏡店或者做眼科器材銷售等。
研究生可以在研究所搞研究,也可以去醫院做眼科醫生,也可以去高校當老師,還有一些專門搞研究的需要讀到博士,在眼科前沿,有些會繼續升學歷至博士,博士后,未來有機會成為領域內的大咖。
臨床醫學這幾年各大學校錄取分數線也直線攀升,因為他們直接面對疾病、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能幫助病人減輕痛苦,其實是比較受尊重的職業。
但是臨床醫學一般都是5年制,碩士最低是 2 年,博士最低是 3 年。要在醫院當醫生,學歷要求很高,前期投入比較大,要耐得住寂寞,還要家里支持,但是一人學醫,全家受益,能給人帶來成就感。
當然雖然這幾個專業就業前景好,但是也屬于投入周期較長的專業,雖然有誘惑力,但是寒門學子也要考慮家庭經濟條件。
如果你打算學醫,或者打算讓孩子學醫,一定要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①是否能堅持,學醫比較辛苦,厚厚的課本一摞又一摞,需要記憶很多知識點。需要做好身體和心理準備,有吃苦精神。
②學習戰線長,大多數學醫的學生,至少要讀5年本科+2年研究生,相對于其他專業,需要熬,不停學習獲得資格。
③需要終身學習的精神,絕不是靠一點技能養活自己一輩子,不停深造考試,與時俱進。
④需要嚴謹,對病人負責,不能利欲熏心,要對病人負責。
雖然這三個專業未來就業前景廣闊,但是同時也有不小的挑戰,雖然寒門學子不怕吃苦,學有所成后,全家受益,但是也要考慮家庭實際情況。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