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學習微積分,突然間看到「無極限」這個詞,想起了約翰·納什,我便把《美麗心靈》又看了一遍。

《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2001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并于2002年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第59屆美國金球獎,第55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并且在豆瓣也被打上了9.0的高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偉大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在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情況下依舊堅持自己的對數學的熱愛,通過堅強的意志克服了精神分裂癥以及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博弈論和微積分幾何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故事。在我看來,《美麗心靈》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因為它透過納什講述了宇宙的最高定理——愛。
納什一直以來是一個孤獨的天才,他不善交際,一心只對數字感興趣,他在博士期間常常不去上課,但是喜歡自己去觀察鴿子的排布,觀察液體的流向等等,他堅持認為上課會固化學生的思維,扼殺創造力。他要在自然和生活中找到大自然甚至是宇宙給我們的真理。正是他對自己內心信念的不斷堅持和不屑努力,讓他在一次酒會中有了靈感,研究出「非合作博弈論」(之后也被稱為「納什均衡」博弈理論)。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理論是納什的博士畢業論文,在此之前他因為自己堅持從自然和生活里獲取靈感而屢次逃課,加上博士論文遲遲沒寫出來導致差點無法畢業。正如中國那句古話「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不僅因此獲得了自己想去的惠靈頓實驗室,更是名利雙收。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曾在《心法》一書中提到自己最初在做企業的時候研發精密陶瓷材料的鎂橄欖石完全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在完全不懂的情況下一步步「湊巧」遇到。他認:上帝或者「something great」在某處不為人知的地方創造了一個「指或寶藏(真理的寶藏)」,而我們的靈感和構思出自這里。看上去似乎是剛剛創造出來的全新事物,其實是早就存在我們這個宇宙的「智慧寶藏」之中了,而只有那些進入了某種狀態的嗯才有可能開啟這個寶藏大門。
稻盛和夫的話和納什一直堅持的「創造」有異曲同工之處。主要是:(1)創造的寶庫需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行不斷堅持去開發。(2)「進入某種狀態」就是持之以恒地不屑努力。

納什一生都致力于自己研發新的理論,他甚至在諾貝爾的頒獎典禮上說
:「我一直相信數字,不管是方程式或邏輯學,都引導我們去思考。」他堅持用自己對數字的敏感,不斷探尋背后的真相,最終獲得最高成就的諾貝爾獎。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曾在《心流》一書中提出了「心流」這個心理學概念。它指的是人們在專注進行某些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通常在這個狀態下人們時刻保持亢奮及充實感。
納什將自己對交友和娛樂的激情全部放置在數字和研究當中,他甚至可以整日整夜都面對玻璃不斷做著數字計算。對數字毫無理由地相信和探索,讓他時刻在心流亢奮地狀態去探尋真理的寶庫,最終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美麗心靈》中,讓我們感動的不僅僅是納什通過自己對數字地無限人愛從而創造了偉大的定理,更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自己的精神病所「治愈」。
社會心理學家舒茨曾提出「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他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這三種需要在日常人際關系中是缺一不可的。
但是納什在研究生的時候一心用在數字研究,忽略了自己人際需要,導致他精神分裂,創造了一個「浪子室友查爾斯」滿足他社交的情感需求;創造了一個威廉滿足了他支配的需要;創造了一個小女孩瑪西,滿足了包容需要(孩子總是讓人心生憐愛)。
但是,當他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我們才明白這三個人不過是他大腦里的幻覺,自己精神分裂。這時候的納什已經有了自己美麗溫柔的妻子,并且有了孩子。

電影里有這麼一幕:一個下雨天,納什妻子發現他精神分裂又發作了,甚至動手打了自己。她抱著孩子急匆匆地跑去自己媽媽家。這時候的納什突然醒悟了,他用自己強大地邏輯告訴自己瑪西(那個小女孩)一直沒有長大,查爾斯河威廉從沒有和自己的朋友們在同一平面同時出現打招呼,他說服自己原來那些是幻覺。
納什這次精神分裂發作的原因是他偷偷扔了妻子給他的精神藥物,為了能滿足妻子的性需求;他今后一生都用自己的意志對抗精神分裂出現的人物,也是為了不去醫院不吃藥。而這一切全部源自他對妻子,對家庭的熱愛。
愛是宇宙最高的能量,是奇跡的誕生地。2018年12月,昏迷五年之久的車王舒馬赫在妻子不懈努力地照顧下終于蘇醒了,堪稱人類的奇跡。為了能讓丈夫蘇醒,她專門組成了一個團隊,打造專門的病房,共耗資1.1億英鎊。

納什的妻子艾麗西亞,在我看來是位了不起的女性。要知道和一個精神分裂者生活,無異于是行走在冰刀上,時刻都保持高度警覺和小心。在納什第一次被送進醫院被診斷出精神分裂的時候,她已經懷孕了。親眼看著丈夫送進醫院接受電擊治療還要準備嬰兒的降生,對一個女性來說是件多麼辛苦的事。
但是當孩子出生,她依舊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等待丈夫出院。

那個大雨天,納什最后冒死擋在車前攔住了她,請求她相信他可以區分幻覺和現實,她選擇相信自己的丈夫。愛是無條件的相信,哪怕前方是懸崖,我也愿意陪你一試。
愛一個人,就是一場冒險。你不知道他的未來如何,但當你們決定結為夫婦,就把兩個人的命運捆綁在一起。因為愛你,我選擇信任你,走下去。
我們總是說愛情太虛幻,看慣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故事。但是在《美麗心靈》中,我們看到了愛情最偉大的一幕:我將一如既往地愛著你,無論貧窮富貴,無論畢竟健康。可以說,納什之后能創造出新的理論離不開妻子的精心照顧。但正是他們這份至死不渝的愛情,讓納什在諾貝爾領獎台時這麼說:「
我的探索讓我從行而下到行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癥,就這樣來回走了一趟。在事業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重要的人:只有在這種神秘的愛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邏輯或者由來。」
愛的最高邏輯就是,我愛你,毫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