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代,既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又是一個名士大放異彩的時代。比如司馬徽、龐德公、華歆、管寧等人,就屬于名士的范疇。至于筆者今天要說的禰衡,堪稱三國最狂妄的名士,他不僅輕視荀彧等人,還厭惡曹操等諸侯。當然,禰衡最終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一
具體來說,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人。禰衡年少時就有文采和辯才,但是性格剛直高傲,喜歡評論他人,乃至于口出狂言。董卓篡奪大權后,禰衡到荊州躲避戰亂。曹操迎奉漢獻帝后,禰衡到許都來游學。有人問禰衡說:「為什麼不去投奔陳群、司馬朗)?」對此,禰衡回答說:「我怎麼能和殺豬賣肉的人結交呢!」
有人又問他:「荀彧、趙融怎麼樣?」禰衡見荀彧長得帥、趙融是個大肚子,便說:「荀彧可以借他的臉去吊喪,趙融可以讓他管理廚房膳食。
」對于荀彧來說,這是諷刺荀彧也就只有臉長得好看而已,而趙融則是個只會吃肉的家伙。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面對荀彧等著名謀士,禰衡沒有絲毫的尊重。當然,禰衡也不是目中無人。彼時,禰衡只和魯國的孔融以及弘農的楊修交情好。他經常說:「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其余的人平平庸庸,不值得提。」孔融也非常喜歡他的才能。
二
東漢末年,孔融向漢獻帝推薦了禰衡這位名士。并且,孔融很深愛他的才華,多次向曹操稱贊他。曹操也想見他,但禰衡一向看不起、厭惡曹操,就自稱狂病,不肯前往,而且對曹操還多有狂言。
在禰衡得罪曹操后,孔融擔心他會遭到曹操的報復。于是,孔融親自拜見曹操,說禰衡得有狂病,如今禰衡請求親自來謝罪。曹操大喜,命令守門的有客人來就通報,且等待禰衡很晚。
禰衡卻穿著普通單衣、纏著普通頭巾,手里拿著三尺長的大杖,坐在大營門口,用大杖捶著地大罵曹操。

面對不知收斂的禰衡,曹操很生氣,對孔融說:「禰衡這小子,我殺他就像殺死鳥雀、老鼠罷了。但這個人一向有虛名,遠近的人會認為我不能容他,現在把他送給劉表,你認為怎麼樣。」于是派人馬把禰衡送到荊州。
三
劉表和荊州的士大夫早就佩服禰衡的才氣、名聲,禰衡到來后,自然獲得了荊州上下的敬重。并且,禰衡還幫助劉表修改奏章等文書,從而讓對方十分高興。可是,相處的時間久了,禰衡又暴露了自己指手畫腳的毛病,甚至他還侮辱、輕慢劉表這位諸侯。劉表深感恥辱,不能容忍,認為江夏太守黃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禰衡又送給黃祖。

對此,黃祖也一開始能善待禰衡。禰衡替黃祖做文書方面的事,孰輕孰重、孰疏孰親,都處理得很恰當。不過,後來黃祖在大船上,宴請賓客,而禰衡出言不遜,讓黃祖很難堪,黃祖就斥責禰衡。
面對黃祖的斥責,禰衡立即予以還擊,也痛罵了黃祖。于是,后者氣憤到極點,就下令殺禰衡。因為黃祖的主簿一向忌恨禰衡,即刻就殺了禰衡。黃祖冷靜下來后,也感到后悔,就厚葬了他,禰衡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對此,在筆者看來,禰衡的悲慘結局只能說是咎由自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