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李鴻章被診斷為胃血管破裂,九月二十七日(11月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據洋務運動中和他合作過的容閎猜測,李鴻章大概給他自己的子孫遺留了4000萬兩的白銀,那麼李鴻章死后他的后代都怎樣了呢?
李鴻章一共有2位妻子,1個側室,1個侍妾,這4個女人一共為他生了4個兒子3個女兒。
另外李鴻章還有一個嗣子是過繼的自己六弟李昭慶的兒子。下面分別來介紹。
周氏是李鴻章的老師周菊初的侄女,周菊初很喜歡自己的學生李鴻章,認為他以后必成大器,就將自己的侄女周氏介紹給他。周氏和李鴻章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因而感情基礎深厚。
李鴻章是先成家后立業,婚后,周氏陪伴李鴻章苦讀,使李鴻章高中舉人,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1、她為李鴻章生下長子李經毓,可惜的是李經毓早夭。
李經毓的出生年月和死亡日期皆不詳。自從李經毓死后,周氏再沒有生下一男半女。
2、嗣子李經方
古人很在乎「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李鴻章已過了40歲的年紀,還沒有兒子,李鴻章就過繼了六弟李昭慶6歲的兒子做了自己的長子。
李鴻章對李經方非常疼愛,在學業上精心培養,在生活上對他關愛有加,李經方過繼了3年后(1864年)李鴻章的繼室為他生下嫡子李經述后,李鴻章仍以李經方為嗣子,稱之為「大兒子」,明確確立了李經方的長子之位。
李鴻章讓他和自己的嫡子受同等對待,他委托道光二十四年的舉人洪汝奎為李經方代聘名師,輔導他考科舉,請朱靜山、白狄克教習他英文。
李經方很有志氣,隨著弟弟的出生,他感到無形的壓力,畢竟自己不是李鴻章的親兒子,因而他非常努力,在1882年,李經方在江南鄉試考中第38名舉人,那時他才27歲,中舉后在父親的安排下,他在仕途上開始扶搖直上。
清廷讓他出使美國大臣參贊官,分省補用道,加二品頂戴,賞戴花翎,江蘇補用道,軍機處存記,還讓他當出使日本的欽差大臣。第二年,派他任商訂日本和約全權大臣參議官,李鴻章被刺后讓他接替任全權大臣,議訂《馬關條約》,商議割地賠款的事兒。
1895年,李鴻章和李經方回到國內,被人罵「賣國賊」,李經方忍著罵名繼續處理相關事宜。
在李經方的仕途上李鴻章盡力安排,1897年,李鴻章向清廷請求,讓李經方任英、德兩國使臣之任,讓他任道府以上外官,清廷準許,還特別下旨讓他以四品京堂候補,派他任廷試閱卷大臣,誥授正二品官銜資政大夫。在李鴻章的運作下,李經方還擔任安徽全省鐵路總辦,滬寧鐵路大臣參議官,欽差出使英國大臣,李鴻章任兩廣總督時,李經方一直伴隨左右。
簽訂最后一個不平等條約時,李鴻章沒有讓李經方跟著,他明白隨著《辛丑條約》條約的簽訂會有一陣更加猛烈的叫罵,他不想再讓李經方去背罵名了,自己一把年紀了,反正背了一輩子罵名,多這一個還是讓自己承擔吧。
簽訂完條約后,李鴻章就病逝了。
他在臨終前,拼盡全力給朝廷上了一份奏折提及駐英公使李經方,說:「吾兒經方,不堪重任」…… 李鴻章在擔憂,失去自己的保護,李經方會被卷入晚清復雜官場中,無力自拔。
他安排李經方,要他遠離大清官場,在海外做好外交官就行了。
李鴻章病逝后,作為長子的李經方要忙李鴻章的喪事,清廷給了李經方個四品京堂候補,等待吏部選官,不久李經方受命陪同工部左侍郎盛宣懷與英國人馬凱關于通商條約的談判,接著又參與了安徽及滬寧鐵路的籌建。
後來,李經方出任出使英國大臣,到了宣統二年(1911年)十二月,李經方被調任郵傳部左侍郎,是一名郵傳部的副長官,官居正二品。他看不慣中國的郵政長期被外國人把持,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多次交涉爭取,最終將郵政業務從稅務司轉回郵傳部管轄,兼任了中國第一任郵政總局局長。他本來想大干一番,做出點成績,誰知臨到辛亥革命,李經方被罷免官職,打發回老家。
到了民國元年(1912年),李經方在上海生活,開始為宗社堂盡力,并著手整理李鴻章的生平事跡。
到了民國六年(1917年),李經方積極參與張勛復辟,為大清用盡最后一分力。復辟失敗后,他去了大連,終日閉門不出。
二十三年(1934年)九月二十八日,李經方在大連病逝,終年80歲。
李經方一脈:
李經方有六個中國妻子,兩個外國老婆,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法國人,一共給李經方生三個兒子:國燾、國熙、國烋,五個女兒。
李國燾是李經方的法國老婆所生,在英國康橋讀書,學成回國。
李國烋是李經方的英國妻子所生,英文名字 叫「喬治」。他的這個兒子從小就不學好,吃喝嫖賭,吸鴉片,被人騎外號叫 「小叫鬼」。後來李國烋逼自己老爹交出財產,李經方被迫賣掉房產,乘坐外國郵船逃到大連。
國熙是何氏所生,事跡不詳。
李經方的女兒,李鴻章的孫女:
劉氏生女一人,配光緒壬寅科舉人、戶部福建司員外郎——江蘇常熟楊圻。
繼配夫人張氏給李經方生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候選知府、安徽廬江潘定謨;二女兒嫁給候選縣丞安徽廬江吳遹昌。
李經方的女兒李國蕓,陳氏所生:
李經方逃到大連后,做了許多投資,在登瀛閣也有其股份。根據《李鴻章家族》記載,李經方死前立有遺囑:「六女國蕓,除分授以大連市越后町三十九番地住宅壹所,又伏見台惠比須町、大黑町市房壹處,又沙河口牛家屯永安街市房壹處,以上各項契據均先交其生母陳氏,代為保管。」李經方在大連的財產全部讓六女李國蕓繼承。
另一個女兒不詳。
趙小蓮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她出身于安徽省太湖縣趙家。趙家出了四代進士,她的祖父趙文楷是嘉慶元年的狀元,趙小蓮為李鴻章生下一兒一女。
李鴻章次子李經述
1864年,李經述出生。傳說李經述一出生就長出兩顆牙齒,眼睛也比普通嬰兒有光澤,被認為是龍子下凡。
曾國藩就按到這孩子也很驚奇,還說出「此公輔器也」的話。李經述從小很聰明,幼兒時就會作詩,一生寫了許多令人感嘆的詩篇,他喜歡讀書學史,22歲時就考中舉人,不過李經述的官運并不亨通,最高也就獲得了一個四品官的資格,由于受父親甲午海戰的影響,在科舉中屢試不第,不過有父親創下的家業,他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李經述很孝順,曾為生病的母親割自己的肉做藥引,李鴻章病危時,他痛不欲生,很自責,覺得是自己無能不能保住父親的生命,哭到痛處幾次都想以身殉父,后經家人環跪相勸才罷,對于李鴻章的死,他一直很悲傷,想起父親就哭,五臟六腑皆因過于悲傷而受損,在他父親死后100天他也死了,年僅38歲。
不過還有人說他因父親去世悲痛萬分,吞金而亡。
李經述一脈
李經述一共有五個兒子:
*李鴻章的長孫李國杰:是張之洞兄長張之萬的孫女婿,襲一等侯爵,曾任散秩大臣,外交官等職,靠著祖父的關系還得到上海輪船招商局的肥差,他的祖父給他留下許多田產、商鋪,真金白銀等眾多家產,李國杰生活奢侈,揮金如土,他的關系網錯綜復雜,得罪了杜月笙和張嘯林,還得罪了四大家族,最終沒有守住家業,1939年2月21日,李國杰在寓所被軍統特務刺殺身亡。
李經述另外四個兒子:李國燕、李國煦、李國熊、李國照,其中李國燕、李國煦都只活了32歲。
2、李鴻章的二女兒李菊藕(李經璹)
李菊藕的婚姻是政治聯姻,1888年下嫁給清末大臣張佩綸。
李鴻章死后一年多,張佩綸也于南京逝世,37歲的李菊藕守寡,撫育 7歲的兒子張志沂,和2歲的女兒張茂淵,張志沂就是張愛玲的父親張愛玲是李鴻章的曾外孫女,是中國現代有名的作家。
李菊藕特別注重對子女的教育,「打小就盯著兒子張志沂背書,三爺背不出書,打呃!罰跪。」
後來李菊藕染上了肺病,于1912年病逝上海,時年46歲。
她的大兒子李經遠和小兒子李經進皆早夭。
兒子李經邁(1876-1938),精通英語及多國語言,曾任出使奧地利大臣。他和載濤的關系很好,後來跟隨載濤去日本、歐美考察軍事,是當時清廷最年輕的外交官。李經邁還被清廷授光祿寺卿,秩從三品,負責掌管宴勞薦饗之事,後來歷任江蘇、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 1917年,李經邁與堂兄李經羲一同參與張勛復辟活動,失敗后退出政壇。
辛亥革命后李經邁到上海定居,剛到上海有很長一段時間閉門謝客,沉浸書海,李經邁酷愛藏書,有個書齋叫「望云草堂」,分藏東樓和西樓,共計42櫥又43箱。
等一切穩定后專心經商,他很有經商天賦,又喜歡做生意,在上海的生意做得很大,遠近有名,他在上海購房買車,是當時著名的丁香花園的主人。
他有一個兒子李國超,李國超在新中國建國前夕全家都去了香港,後來又去了美國,臨行前他把變賣所有資產,包括枕流公寓及在上海的所有房地產,因資產豐富,行李堆積如山,最后有五個箱子實在無法帶走,寄存在合眾圖書館顧廷龍館長那兒,他的后輩一直在美國定居。
國超有二子二女,子:李家翔、李家焜;女:李家馨、李家淑。
李鴻章還有個侍妾冬梅,她沒有給李鴻章留下子女。
李鴻章至少有孫女六人,五人為李經方女,一人為李經述女。
李鴻章的后世子孫,延續到現代已經是第八代了,他的后人枝繁葉茂,出了很多的社會佼佼者和家族精英,其中第五代子孫李道增是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首任院長,是李鴻章弟弟的第五代孫。
他的第六代子孫李家昶、李家景、李家曙都是資產過億的大商人,他們能吃苦,敢于闖蕩,是著名的實業家,商鋪眾多,各種工廠,鋼鐵廠,印染廠,搪瓷廠林立,擴展到海外。
李鴻章的侄子李經敘,在墨西哥當外交官,很有能力。李鴻章弟弟的孫子李國源,段祺瑞的女婿,也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且不說李鴻章死后留給子孫多少家產,他的子孫后代的確大都有一種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就如伊藤博文稱贊李鴻章「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李鴻章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精神影響了子孫后代,鍛造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和商界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