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提問:杭州亞運會上唱主題曲的四個帥哥,唱的怎麼樣?
昨晚,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正式上映,而其中四位浙江音樂學院的大學生現場演唱亞運會主題曲《同愛同在》著實給人不小的驚喜。這四位都是在讀的浙江音樂學院的流行演唱系大學生,普遍是大三和大二。具體名字網傳是:蔡彥培、潘子倫、馮宸銘、王家恒四人,但著實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只能以唱段來區分。
四人之中,演唱預副歌「匯聚成一句話,你和我同住亞細亞」的那位帥哥(涉及版權,沒有圖片), 整體唱功十分驚艷。一開口就是完美飽滿的強大強混聲壓,最后一個長音的G4音高硬生生唱出High C的沖擊力,將主題曲的磅礴氣氛推至[高·潮]。進入副歌的合唱階段。其他三位的唱功也是極為強大,每一個人都具有自身的唱功優勢,具體如下:
1:第一位出場演唱「同一片大海和天空」的帥哥,唱功優勢在于音色的溫潤,而且整體的腔體邏輯,也具有平衡混聲的強大功底,即使是中音區的非強壓閉合咬字, 尾音的顫音處理也具有明顯面罩共鳴朝著頭聲延續的延音美感。整體聽感上具有非常完善的君子氣概,在廣闊的舞台上更為適合第一個出場定基調,不突兀,有青年氣質。
2:第二位出場演唱「同樣的向往和憧憬,同樣圓我們一個夢」大帥哥,唱功優勢也是在于音色,因為前面是中低音區很難有除了音色之外的聲樂色彩維度,大歌的中低音區最不好唱。這個帥哥的音色是一種基于少年感的美感,整體的音色明亮度比第一個要高,這表示這在編曲角度的音樂情緒升溫,但是調式和音區是前一人一樣的,保證了情緒的統一性。
3:第三位出場演唱「我們同擁有一個家,心相融愛相加,縱天涯隔不開牽掛」的帥哥,唱功應該是最深藏不露的那一個,因為他在聲樂上負責四人之中最重要的轉折:音區從中低音區切入中高音區,為第四位的爆發打下基礎。這里技巧是回到了第一個帥哥的平衡混邏輯,強弱居中,延音美感即為空靈,再度回到青年的君子氣質。但是聲壓上升一個檔次。
4:第四位上文點明的帥哥,則是最強的矛,以最強的聲壓,最完美的長音閉合質量,將G4的長音唱出磅礴大氣的沖擊感。完成最終的升溫,整體的統一性極高又富有細節的變化。
從音色上,這首歌曲對于四個孩子的編曲思考是這樣的:青年君子音色定場->少年音色明亮活潑增加內容對比->青年君子平衡混音色升溫,聲壓增大轉折伏筆->最后的強混咽音芯體完成情緒的爆發。非常清晰的一個人聲編曲脈絡,整體的內容起承轉合做的非常好,不得不說,人員選得也很好,現場的表現也非常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四人全部都是浙江音樂學院的流行聲樂系,這一下四個人才的登場,是徹徹底底將浙江音樂學院流行聲樂系打出了名頭,浙江音樂學院這幾年在流行聲樂的投入和師資力量非常巨大,前有單依純,后有這四位大舞台大心臟的流行唱法主流化,足以說明我們中國的聲樂教育已經開始快速發展。以下從《同愛同在》的難度和四位帥哥的表現具體分析。
這首杭州亞運會的主題曲《同愛同在》是一個非常好的大氣作品,這種大型國家運動的主題曲和我們認為的傳統商業音樂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功能性不同,《同愛同在》他不能以商業的視角來制作和編曲,他必須以包含文化、審美和傳播度等等角度來保證歌曲的現象級傳播。
如此在音域、音區上,主題曲就不能太高,而且最好是由男孩子來唱,而不是女孩子。 為什麼?因為男生的音區更低,從G4開始聲帶的閉合壓力提供的情緒張力會遠遠比女孩子的G4要高得多。簡單說就是,男生G4可以唱出女生High C的閉合情緒來,但女士的G4只能唱出男生的C4情緒。如此,男孩子來演唱可以利用生理性的低音區獲得更為廣泛的共鳴。
所以,一般而言亞運會、奧運會這種大歌男生更適合,因為歌聲可以感染男生和女生。這也是為什麼一般而言世界有三大男高音,而沒有三大女高音的說法原因之一。因為大歌的作曲意義是需要現象級傳播的能力,降低一些硬性的門檻。因為當歌曲越難,傳播力就會越低。如此整體的歌曲作曲基調是基于C3-G4的思索,這是非常正確的思維。
回到作曲的本身,曲子的難度整體在聲樂7級左右,主要的難度是在G4的質量上。G4在作曲之中存在位置都非常重要的一個長音程或者給A4的一個基石。也就是說那個長音的第四個帥哥是真的非常厲害。
除此之外,曲子的整體最高音是A4,這個已經觸及流行音樂黃金音區的美感高音。這里又產生了一些處理的細節,這個A4的大部分出現都是一種快速的八分音符或者四分音符咬字,不會存在G4的一個八分音符加全音符的超長音程。這樣的處理,就不會讓A4的高音聽起來有那麼高,導致傳播度下降。但又保留了A4的高音美感,使得歌曲的張力和內容對比,在作曲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簡單說就是, 《同愛同在》的曲子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音區美感和現象級傳播的雙向意義,而且增大了審美對于單音質量的追求,而不是一味尋求飆高音的低質量咬字。這對于我國未來的音樂主流發展有非常大的審美意義。甚至于未來的所有官方主流的文娛,都具有流行唱法的一席之地,將曾經的通俗唱法和部分的民族唱法曲目數量下降,交給年輕人來完成進步。
回到四個帥哥身上,他們四個人的整體合唱之中,對于A4的音高是一個全部具有質量咬字的能力。但是在技巧上是有明顯的區別。我們多聽幾遍他們的合唱時會發現一個小問題:A4的咬字中,四個人明顯有人的聲壓變小了,這部分是因為有兩位的唱法技巧音色變為了弱混和平衡混的音色處理。
因為是大歌,又具有這個質量極高的強混聲第四個帥哥的火力輸出,弱混和平衡混的處理聽起來就會有明顯的聲壓斷檔。這也是為什麼要四個人的原因。因為人少了很難獲得具有磅礴感。而全是強混又過于單調,還是需要在強混、弱混、平衡混都有點的均衡狀態更好。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下的浙江音樂學院已經可以完成了一個基本的教學成功:只要學生足夠努力,對于A4的第二換聲點生理性障礙,是完全可以因材施教突破的。當孩子的機能好,適合強混機能走聲壓路線時就培養他們的強混聲。當孩子的先天能力更適合弱混的時候,那就培養他的弱混能力,平衡混聲同理。
因材施教,不管是哪一種技巧, 孩子都可以獲得跨域A4的唱功。而A4在華語音樂市場上,依舊是一個價值最高的高音,都可以來到T2或者準T1的水準。對于聲樂人才的培養,我們的大學音樂學院體系已經再飛速發展了。20出頭的孩子已經可以完成大舞台的登場,這是值得肯定的。
綜上,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題曲演唱《同愛同在》四位大學生的唱功,是非常出彩的。希望這樣的人才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也祝賀杭州亞運會圓滿舉辦。